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低碳经济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低碳经济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设计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框架设计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低碳经济: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 第16-21页 |
·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低碳经济的概念 | 第16-17页 |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17页 |
·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生态足迹”理论 | 第17-18页 |
·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脱钩发展理论 | 第18-20页 |
·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势——“过山车”理论(EKC 假说) | 第20-21页 |
3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分析 | 第21-30页 |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分析 | 第21-27页 |
·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 第21-22页 |
·低碳能源资源丰富 | 第22-24页 |
·旅游资源丰富 | 第24-25页 |
·可开发的 CDM 项目多 | 第25-27页 |
·低碳经济发展空间大、收益高 | 第27页 |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 第27-28页 |
·原材料生产、资源型高耗能产业占比大 | 第28页 |
·产业结构层次低,节能减排难度大 | 第28页 |
·技术创新能力弱 | 第28-29页 |
·体制、机制障碍 | 第29-30页 |
4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选择 | 第30-45页 |
·发展低碳农业 | 第30-36页 |
·发展粮食及特色种植业,推进农地固碳 | 第31-32页 |
·发展生态畜牧业,推进草地固碳 | 第32-34页 |
·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推进湿地固碳 | 第34-35页 |
·发展特色林果业,推进林地固碳 | 第35-36页 |
·发展低碳工业 | 第36-41页 |
·振兴装备制造业 | 第36-37页 |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 第37-38页 |
·发展生物产业 | 第38页 |
·发展酿酒业和烟草产业 | 第38-39页 |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第39页 |
·改造原材料产业 | 第39-41页 |
·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41-45页 |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 第41-42页 |
·发展文化产业 | 第42-43页 |
·发展低碳金融服务业 | 第43页 |
·发展信息、科技和中介服务业 | 第43-44页 |
·发展现代物流业 | 第44-45页 |
5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 第45-53页 |
·引导和推崇低碳消费理念 | 第45-46页 |
·引导家庭和个人合理消费,鼓励学习型消费 | 第45-46页 |
·引导企业低碳生产与消费 | 第46页 |
·政府也要坚持“低碳化”运作 | 第46页 |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 第46-47页 |
·降低煤在贵州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 | 第46-47页 |
·大力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 | 第47页 |
·发展绿色建筑 | 第47-48页 |
·打造低碳交通 | 第48-49页 |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低碳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 | 第49-51页 |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第49-50页 |
·构建低碳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 | 第50-51页 |
·加强低碳技术合作和创新 | 第51-53页 |
·加强低碳技术合作 | 第51-52页 |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