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光学性质论文--发光学论文

基于合作跃迁的近红外光催化和Sm2+、Eu3+上转换发光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4-34页
    1.1 稀土光谱的发现及研究过程第14-15页
    1.2 稀土离子光谱学理论第15-20页
        1.2.1 外层电子结构第15-18页
        1.2.2 稀土离子光谱项和能级数目第18-20页
        1.2.3 稀土离子跃迁选择定则第20页
    1.3 能量传递方式第20-21页
    1.4 上转换机理第21-25页
    1.5 合作量子跃迁第25-27页
    1.6 影响上转换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第27-29页
    1.7 上转换发光材料分类第29-31页
        1.7.1 氟化物体系第30页
        1.7.2 氧化物体系第30页
        1.7.3 氟氧化物体系第30页
        1.7.4 硫化物体系第30-31页
        1.7.5 氯、溴、碘元素的卤化物体系第31页
    1.8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第31页
    1.9 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意义第31-34页
第2章 制备方法及表征手段第34-44页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材料制备方法第34页
    2.2 测试设备及表征手段第34-37页
    2.3 相关光谱实验第37-44页
        2.3.1 吸收、发射、激发光谱第37-38页
        2.3.2 衰减时间和时间分辨光谱第38-41页
        2.3.3 荧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密度依赖关系第41-44页
第3章 基于合作跃迁的近红外光催化第44-64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第45-47页
        3.2.1 实验用药品试剂第45-46页
        3.2.2 制备CaF_2:1%Yb~(3+)粉末第46页
        3.2.3 制备CaF_2:1%Yb@BiVO_4复合样品第46页
        3.2.4 表征手段第46-47页
        3.2.5 光催化实验第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63页
        3.3.1 样品形貌与晶相结构特征第47-51页
        3.3.2 光致发光特性与能量传递机制第51-55页
        3.3.3 光催化活性第55-62页
        3.3.4 光催化机制分析第62-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基于合作跃迁的Sm~(2+)离子上转换发光第64-81页
    4.1 引言第64-66页
    4.2 实验方法、表征手段第66-68页
        4.2.1 实验用药品、试剂第66页
        4.2.2 CaF_2:x%Yb~(3+)粉末制备第66页
        4.2.3 BaFCl_(0.5)Br_(0.5):y%Sm~(2+)粉末制备第66-67页
        4.2.4 BaFCl_(0.5)Br_(0.5):1%Sm~(2+)-CaF_2:1%Yb~(3+)粉末制备第67页
        4.2.5 表征、测试手段第67-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80页
        4.3.1 样品成分及晶相表征第68页
        4.3.2 光致发光特性及能量传递第68-76页
        4.3.3 激发态衰减第76-78页
        4.3.4 荧光发射强度与激发光功率密度关系第78-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基于Yb~(3+)-dimer合作能量传递的Eu~(3+)离子红色上转换发光第81-92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第82-83页
        5.2.1 实验用药品、试剂第82-83页
        5.2.2 CaF_2:X %Yb~(3+)/0.1%Eu~(3+)粉末制备第83页
        5.2.3 表征手段第8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3-91页
        5.3.1 样品形貌与晶相特征第83-84页
        5.3.2 发光特性与能量传递机制第84-90页
        5.3.3 CIE坐标分析第90-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6.1 结论第92-93页
    6.2 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10页
作者简介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局部湿润条件下棉花群株间距对根系构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低转矩脉动的单相开关磁阻电机设计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