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物的合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高性能纤维概述 | 第7-8页 |
1.3 对位芳纶的发展历史 | 第8-9页 |
1.4 对位芳纶的性能及其用途 | 第9-10页 |
1.5 PPTA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0-12页 |
1.5.1 低温溶液缩聚法 | 第10页 |
1.5.2 界面缩聚法 | 第10-11页 |
1.5.3 直接缩聚法 | 第11页 |
1.5.4 气相聚合法 | 第11-12页 |
1.5.5 酯交换法 | 第12页 |
1.5.6 微波辅助聚合 | 第12页 |
1.5.7 其他方法 | 第12页 |
1.6 PPTA的共缩聚改性 | 第12-13页 |
1.6.1 引入柔性基团 | 第13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合成 | 第15-24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5-16页 |
2.2.1 药品和仪器 | 第15-16页 |
2.2.2 PPTA的合成 | 第16页 |
2.3 PPTA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16-17页 |
2.3.1 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ηinh)的测定 | 第16-17页 |
2.3.2 红外光谱测试 | 第17页 |
2.3.3 热稳定性分析 | 第1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17-22页 |
2.4.1 溶剂含水率对粘度影响 | 第17-18页 |
2.4.2 反应温度对产物凝胶化延缓和粘度的影响 | 第18-19页 |
2.4.3 助溶剂的添加量对粘度的影响 | 第19页 |
2.4.4 酸吸收剂的类型对粘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2.4.5 不同单体加入量对粘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2.4.6 PPTA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1-22页 |
2.4.7 PPTA的热性能分析 | 第22页 |
2.5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改性共聚物的合成 | 第24-33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4页 |
3.2.2 改性PPTA的合成方法 | 第24-25页 |
3.2.3 改性PPTA聚合反应方程式 | 第25页 |
3.3 改性PPTA的表征与性能的测试 | 第25-26页 |
3.3.1 测定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ηinh) | 第25-26页 |
3.3.2 红外光谱测试 | 第26页 |
3.3.3 热稳定性能分析 | 第26页 |
3.3.4 聚合物溶解性测试 | 第2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3.4.1 加料顺序和加料方式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2 第三单体添加量对溶液状态和粘度的影响 | 第27页 |
3.4.3 氯化锂的添加量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4 初期反应温度对产物凝胶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5 末期反应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 第29页 |
3.4.6 改性PPTA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3.4.7 改性PPTA的热稳定性能 | 第30-31页 |
3.4.8 共聚物的溶解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3.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