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其他论文

自制针刀定位尺规范针刀治疗跟痛症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8-29页
    跟痛症的诊断和治疗第8-17页
        1. 跖筋膜炎第9-11页
            1.1 流行病学、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第9页
            1.2 物理检查第9页
            1.3 诊断第9-10页
            1.4 治疗第10-11页
        2. 足跟垫萎缩第11页
            2.1 流行病学、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第11页
            2.2 物理检查第11页
            2.3 诊断第11页
            2.4 治疗第11页
        3. 神经卡压第11-13页
            3.1 流行病学、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第12页
            3.2 物理检查第12页
            3.3 诊断第12-13页
            3.4 治疗第13页
        4. 跟骨骨折第13-14页
            4.1 流行病学、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第13页
            4.2 物理检查第13-14页
            4.3 诊断第14页
            4.4 治疗第14页
        5. 踝管综合征第14-16页
            5.1 流行病学、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第14页
            5.2 物理检查第14-15页
            5.3 诊断第15页
            5.4 治疗第15-16页
        总结第16-17页
    针刀治疗跟痛症的研究进展第17-22页
        1. 治疗跟痛症常用方法第17-19页
            1.1 肢体锻炼第17页
            1.2 中药外洗第17页
            1.3 矫形器第17-18页
            1.4 手术治疗第18页
            1.5 体外冲击波治疗第18页
            1.6 半导体激光治疗第18-19页
            1.7 跟痛症治疗常见方案第19页
        2. 针刀治疗跟痛症第19-20页
            2.1 针刀单独使用治疗跟痛症第19页
            2.2 针刀联合治疗第19-20页
        3. 讨论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29页
前言第29-30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0-39页
    1 资料与方法第30页
        1.1 临床资料第30页
    2 诊疗标准第30-34页
        2.1 诊断标准第30页
        2.2 排除标准第30页
        2.3 纳入标准第30-31页
        2.4 观察指标第31页
        2.5 不良反应记录第31-32页
            临床疗效观察图第32页
        2.6 统计分析第32页
        2.7 治疗方法第32-34页
    3 结果第34-37页
        3.1 基线资料研究第34-35页
        3.2 疗效评价第35页
        3.3 VAS评分比较第35-36页
        3.4 跟痛症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第36页
        3.5 不良反应记录第36-37页
    4. 讨论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附件第40-44页
个人简历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南部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侵蚀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
下一篇:针刀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对膝骨关节炎髌股关节影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