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1-23页 |
1.1 宽恕的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1.1 宽恕的定义 | 第11-12页 |
1.1.2 宽恕的理论 | 第12-13页 |
1.1.3 宽恕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1.4 关于宽恕倾向的实证研究 | 第14-16页 |
1.2 自我损耗的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1.2.1 自我损耗的定义 | 第16页 |
1.2.2 自我损耗的理论 | 第16-18页 |
1.2.3 自我损耗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2.4 自我损耗的实证研究 | 第19-21页 |
1.3 关于宽恕倾向、自我损耗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3-28页 |
2.1 以往研究不足 | 第23-24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24-28页 |
2.2.1 测量被试的自我宽恕倾向,筛选后续实验研究的被试 | 第24-25页 |
2.2.2 预实验一:情绪调控方式引发自我损耗 | 第25页 |
2.2.3 预实验二:实验材料的效价评估 | 第25-26页 |
2.2.4 实验一:不同宽恕倾向的自我损耗对一般认知的影响 | 第26页 |
2.2.5 实验二:不同宽恕倾向的自我损耗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6 不同宽恕倾向的自我损耗对一般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影响 | 第27-2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8-48页 |
3.1 实验被试筛选 | 第28-30页 |
3.1.2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3.1.3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3.1.4 研究流程 | 第28-29页 |
3.1.5 讨论 | 第29-30页 |
3.2 预实验一 | 第30-33页 |
3.2.1 预实验一目的 | 第30页 |
3.2.2 选取对象 | 第30页 |
3.2.3 预实验一流程 | 第30-32页 |
3.2.4 预实验一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3.2.5 预实验结果的讨论 | 第33页 |
3.3 预实验二 | 第33-35页 |
3.3.1 预实验二目的及假设 | 第33页 |
3.3.2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3.3.3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3.3.4 实验流程 | 第34页 |
3.3.5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4 实验一 | 第35-40页 |
3.4.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第35页 |
3.4.2 实验对象 | 第35页 |
3.4.3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3.4.4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3.4.5 实验流程 | 第35-36页 |
3.4.6 实验一的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4.7 讨论 | 第39-40页 |
3.5 实验二 | 第40-45页 |
3.5.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第40页 |
3.5.2 实验对象 | 第40页 |
3.5.3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3.5.4 实验设计 | 第40-41页 |
3.5.5 实验流程 | 第41-42页 |
3.5.6 实验二的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3.5.7 讨论 | 第44-45页 |
3.6 不同宽恕倾向的自我损耗对一般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影响 | 第45-48页 |
3.6.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第45页 |
3.6.2 研究对象 | 第45页 |
3.6.3 研究材料 | 第45页 |
3.6.4 研究流程 | 第45-46页 |
3.6.5 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46页 |
3.6.6 讨论 | 第46-48页 |
4 研究总结 | 第48-51页 |
4.1 研究讨论 | 第48-49页 |
4.2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4.3 研究特色 | 第49页 |
4.4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