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学生论文

广域临床取向的农村寄宿制高中生学校适应性问题的介入研究--基于对内蒙古土左旗民族中学的调查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21页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3.1 关于寄宿制学校的研究第12-13页
        1.3.2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1.3.3 关于学校社会工作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方面研究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1.4.2 调查研究法第16-17页
        1.4.3 实地研究法第17页
        1.4.4 比较研究法第17页
    1.5 相关概念的研究第17-21页
        1.5.1 关于学校适应的概念研究第17-18页
        1.5.2 关于高中生学校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第18页
        1.5.3 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第18-21页
二、农村寄宿制高中生学校适应性状况的调查研究第21-28页
    2.1 内蒙古土左旗的基本情况第21页
    2.2 土左旗民族中学的基本情况第21-23页
        2.2.1 学校的基本建设情况第21-22页
        2.2.2 学校的学生人数及构成第22页
        2.2.3 学校取得的教学成果第22-23页
    2.3 研究对象的调查情况第23-28页
        2.3.1 学生的基本情况第23-25页
        2.3.2 学校适应性方面调查第25-27页
        2.3.3 学生、家长、老师对学生学校适应性问题分析探讨的访谈结果第27-28页
三、农村寄宿制学校对高中生学校适应性状况问题分析第28-32页
    3.1 学校对寄宿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第28-29页
        3.1.1 学校管理制度对寄宿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第28页
        3.1.2 硬件条件对寄宿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第28页
        3.1.3 日常生活和课余活动对寄宿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第28-29页
    3.2 教师对寄宿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第29页
    3.3 家庭环境对寄宿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第29-30页
        3.3.1 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第29页
        3.3.2 父母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第29-30页
        3.3.3 家庭经济负担重第30页
    3.4 同辈群体对寄宿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第30-32页
        3.4.1 同辈群体积极的影响第30页
        3.4.2 同辈群体消极的影响第30-32页
四、广域临床取向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寄宿制高中生的探讨第32-39页
    4.1 广域临床取向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在寄宿制学校的功能分析第32-38页
        4.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种新模式与其他四种模式对比分析第32-34页
        4.1.2 广域临床取向的四个象限在寄宿制学校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介入农村寄宿制高中生的策略分析第34-38页
    4.2 广域临床取向模式介入过程中的反思第38-39页
        4.2.1 学校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在目标制定上存在差异第38页
        4.2.2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的目标群体界定不一致第38-39页
五、广域临床取向的农村寄宿制高中生学校适应性的新拓展:如何解决农村寄宿制高中生学校适应性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第39-45页
    5.1 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护士的角色第40页
    5.2 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咨询者的角色第40-41页
    5.3 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第41-42页
    5.4 运用学校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解决农村寄宿制高中生学校适应性问题第42-45页
        5.4.1 开设学校社会工作岗位,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第42-43页
        5.4.2 加强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力度第43-44页
        5.4.3 寄宿制高中生自我管理第44-45页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第45-47页
    6.1 研究结论第45页
    6.2 反思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图像前景提取算法研究
下一篇:《武林旧事》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