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历史背景 | 第11页 |
1.1.2 政策背景 | 第11页 |
1.1.3 区域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3 综合评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贫困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社会救助的概念 | 第20页 |
2.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页 |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1页 |
2.2.3 国家干预理论 | 第21-22页 |
3 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 第22-31页 |
3.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3.1.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推进情况 | 第22-23页 |
3.1.2 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情况 | 第23-24页 |
3.2 黑龙江省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成效 | 第24-29页 |
3.2.1 低保标准逐年提高 | 第25-26页 |
3.2.2 覆盖面逐渐扩大 | 第26-28页 |
3.2.3 低保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 第28页 |
3.2.4 分类救助体系健全 | 第28-29页 |
3.3 黑龙江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阻碍 | 第29-31页 |
3.3.1 基层贫困人口基数大 | 第29页 |
3.3.2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基层财政供给困难 | 第29-31页 |
4 黑龙江省农村低保制度问题分析 | 第31-38页 |
4.1 低保标准低,低保政策目标难实现 | 第31-35页 |
4.2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低保资金缺.大 | 第35页 |
4.3 覆盖面窄,未实现“应保尽保” | 第35-36页 |
4.4 保障对象难界定 | 第36页 |
4.5 政府管理漏洞,自由裁量权现象严重 | 第36-38页 |
5 完善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8-43页 |
5.1 思想层面建议 | 第38-39页 |
5.1.1 加强低保政策的解读与传播,增强其认知度 | 第38页 |
5.1.2 救助伦理价值观念的重新定位 | 第38-39页 |
5.2 实施层面建议 | 第39-41页 |
5.2.1 低保对象方面 | 第39页 |
5.2.2 低保标准方面 | 第39-40页 |
5.2.3 低保资金方面 | 第40页 |
5.2.4 组织管理决策方面 | 第40-41页 |
5.3 政策层面建议 | 第41-43页 |
5.3.1 法律方面 | 第41页 |
5.3.2 财政方面 | 第41-42页 |
5.3.3 完善配套政策,织密织牢保障网 | 第42-43页 |
6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