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6页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2.1 第三产业的含义与意义 | 第17-19页 |
2.1.1 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划分 | 第17-18页 |
2.1.1.1 第三产业含义 | 第17页 |
2.1.1.2 第三产业划分 | 第17-18页 |
2.1.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 第18-19页 |
2.2 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第19页 |
2.3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2.3.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0-22页 |
2.3.3 区域竞争力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概述 | 第24-33页 |
3.1 延边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第24-27页 |
3.1.1 延边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 第24-25页 |
3.1.2 延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及增速 | 第25-26页 |
3.1.3 延边地区产业结构 | 第26-27页 |
3.2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第27-33页 |
3.2.1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产值 | 第27-28页 |
3.2.2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增速 | 第28页 |
3.2.3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就业 | 第28-29页 |
3.2.4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内构成 | 第29-33页 |
第四章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33-58页 |
4.1 公式的运用及指标的选取 | 第33-36页 |
4.1.1 公式的运用 | 第33-35页 |
4.1.2 指标的选取 | 第35-36页 |
4.2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整体情况分析 | 第36-42页 |
4.2.1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区位商 | 第36-37页 |
4.2.2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 第37-39页 |
4.2.3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比较资本产出率 | 第39-40页 |
4.2.4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产业梯度系数 | 第40-42页 |
4.3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分行业竞争力分析 | 第42-57页 |
4.3.1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分行业区位商 | 第42-46页 |
4.3.2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分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 第46-49页 |
4.3.3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分行业比较资本产出率 | 第49-53页 |
4.3.4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分行业产业梯度系数 | 第53-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延边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策 | 第58-62页 |
5.1 优化和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 | 第58-59页 |
5.2 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增长,提高劳动力技术和服务水平 | 第59-60页 |
5.3 改造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 第60-61页 |
5.4 打造民族品牌,扩大延边地区第三产业知名度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