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 1.2 热屈曲、后屈曲和热模态研究现状 | 第22-29页 |
| 1.2.1 梁的热屈曲、后屈曲和热模态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1.2.2 板的热屈曲、后屈曲和热模态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 1.3 热环境下梁和板的非线性振动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 1.3.1 热环境下梁的非线性振动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 1.3.2 热环境下板的非线性振动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 1.4 热环境下板的随机振动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32-35页 |
| 第二章 结构模型及动力学系统建模 | 第35-46页 |
| 2.1 引言 | 第35页 |
| 2.2 热弹性力学 | 第35-36页 |
| 2.3 梁结构模型及动力学建模 | 第36-40页 |
| 2.3.1 梁的物理模型 | 第36-37页 |
| 2.3.2 梁的动力学方程 | 第37-40页 |
| 2.4 薄板结构模型及动力学建模 | 第40-45页 |
| 2.4.1 薄板的物理模型 | 第40-41页 |
| 2.4.2 薄板的动力学方程 | 第41-45页 |
| 2.5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含粘滞-滑移-约束边界的梁的热屈曲及热模态 | 第46-67页 |
| 3.1 引言 | 第46页 |
| 3.2 梁的临界热屈曲分析 | 第46-48页 |
| 3.2.1 情况 1:强正压力 | 第47页 |
| 3.2.2 情况 2:弱正压力 | 第47-48页 |
| 3.3 梁的热后屈曲分析 | 第48-50页 |
| 3.3.1 情况 1:强正压力 | 第49页 |
| 3.3.2 情况 2:弱正压力 | 第49-50页 |
| 3.4 屈曲前梁的热模态分析 | 第50-51页 |
| 3.4.1 情况 1:强正压力 | 第50页 |
| 3.4.2 情况 2:弱正压力 | 第50-51页 |
| 3.5 屈曲后梁的热模态分析 | 第51-54页 |
| 3.5.1 情况 1:强正压力 | 第54页 |
| 3.5.2 情况 2:弱正压力 | 第54页 |
| 3.6 算例研究 | 第54-66页 |
| 3.6.1 临界屈曲升温 | 第54-57页 |
| 3.6.2 后屈曲变形 | 第57-60页 |
| 3.6.3 屈曲前固有频率 | 第60-63页 |
| 3.6.4 屈曲后固有频率 | 第63-66页 |
| 3.7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四章 含粘滞-滑移-约束边界的板的热屈曲及热模态 | 第67-84页 |
| 4.1 引言 | 第67页 |
| 4.2 动力学建模 | 第67-72页 |
| 4.2.1 动力学方程 | 第67-69页 |
| 4.2.2 滑动边界的约束力和位移 | 第69-72页 |
| 4.3 薄板的临界热屈曲分析 | 第72-75页 |
| 4.3.1 情况 1:屈曲发生在粘滞-粘滞阶段 | 第72-73页 |
| 4.3.2 情况 2:屈曲发生在粘滞-滑移阶段 | 第73页 |
| 4.3.3 情况 3:屈曲发生在粘滞-约束阶段 | 第73-74页 |
| 4.3.4 情况 4:屈曲发生在滑移-约束阶段 | 第74-75页 |
| 4.3.5 情况 5:屈曲发生在约束-约束阶段 | 第75页 |
| 4.4 薄板的热模态分析 | 第75-76页 |
| 4.5 算例研究 | 第76-83页 |
| 4.5.1 公式验证 | 第77-78页 |
| 4.5.2 临界屈曲升温 | 第78-79页 |
| 4.5.3 固有频率 | 第79-83页 |
| 4.6 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五章 含粘滞-滑移-约束边界的受热梁的主共振 | 第84-99页 |
| 5.1 引言 | 第84页 |
| 5.2 动力学方程 | 第84-85页 |
| 5.3 主共振分析 | 第85-91页 |
| 5.3.1 平均法求解主共振 | 第85-86页 |
| 5.3.2 稳态主共振分析 | 第86-91页 |
| 5.4 参数研究 | 第91-98页 |
| 5.4.1 解析解的验证 | 第92-94页 |
| 5.4.2 算例研究 | 第94-98页 |
| 5.5 小结 | 第98-99页 |
| 第六章 滑动边界面内滑移引起的薄板的 1:1 内共振 | 第99-117页 |
| 6.1 引言 | 第99页 |
| 6.2 1:1 内共振条件 | 第99-102页 |
| 6.2.1 粘滞-粘滞阶段 | 第100页 |
| 6.2.2 粘滞-滑移阶段 | 第100-101页 |
| 6.2.3 滑移-滑移阶段 | 第101页 |
| 6.2.4 粘滞-约束阶段 | 第101-102页 |
| 6.2.5 滑移-约束阶段 | 第102页 |
| 6.2.6 约束-约束阶段 | 第102页 |
| 6.3 动力学方程 | 第102-105页 |
| 6.4 滑动边界的位移和约束力 | 第105-106页 |
| 6.4.1 状态 1:滑动边界均不滑移 | 第105页 |
| 6.4.2 状态 2:一滑动边界滑移 | 第105-106页 |
| 6.4.3 状态 3:两滑动边界均滑移 | 第106页 |
| 6.5 数值算例 | 第106-115页 |
| 6.5.1 1:1内共振的验证 | 第106-107页 |
| 6.5.2 激励幅值对最大振动位移的影响 | 第107页 |
| 6.5.3 薄板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第107-115页 |
| 6.6 小结 | 第115-117页 |
| 第七章 平稳随机激励下薄板的随机振动 | 第117-128页 |
| 7.1 引言 | 第117页 |
| 7.2 动力学方程 | 第117-120页 |
| 7.3 随机激励的模拟 | 第120-122页 |
| 7.3.1 正态随机序列构造法 | 第120-121页 |
| 7.3.2 三角级数合成法 | 第121-122页 |
| 7.4 数值算例 | 第122-127页 |
| 7.4.1 强正压力作用 | 第123-124页 |
| 7.4.2 弱正压力作用 | 第124-127页 |
| 7.5 小结 | 第127-128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0页 |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 | 第128-129页 |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29-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46页 |
| 致谢 | 第146-147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7-148页 |
| 附录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