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水气藏底水锥进及隔板控水措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8页 |
1.2.1 直井底水锥进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水平井底水脊进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3 隔板控水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认识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主要创新认识 | 第18-19页 |
第2章 无隔板底水气藏直井底水锥进 | 第19-37页 |
2.1 临界产量计算方法 | 第19-25页 |
2.1.1 Dupuit临界产量计算公式 | 第19-20页 |
2.1.2 修正的Dupuit临界产量计算公式 | 第20页 |
2.1.3 Mayer-Garder方法 | 第20-21页 |
2.1.4 Schols方法 | 第21页 |
2.1.5 考虑井间干扰的临界产量及水锥高度 | 第21-25页 |
2.2 见水时间预测方法 | 第25-31页 |
2.2.1 常用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2.2.2 考虑非达西效应的见水时间 | 第27-31页 |
2.3 实例分析 | 第31-35页 |
2.3.1 实例一 | 第31-33页 |
2.3.2 实例二 | 第33-34页 |
2.3.3 实例三 | 第34-35页 |
2.4 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带隔板底水气藏直井底水锥进 | 第37-50页 |
3.1 临界产量计算方法 | 第37-40页 |
3.1.1 不考虑打开程度的临界产量 | 第37页 |
3.1.2 考虑打开程度的临界产量 | 第37-40页 |
3.2 水锥高度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3.3 见水时间预测方法 | 第41-46页 |
3.3.1 常用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3.3.2 考虑非达西效应的见水时间预测 | 第42-46页 |
3.4 实例分析 | 第46-49页 |
3.4.1 实例一 | 第46-48页 |
3.4.2 实例二 | 第48-49页 |
3.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底水气藏水平井底水脊进 | 第50-63页 |
4.1 临界产量计算方法 | 第50-56页 |
4.1.1 无隔板水平井临界产量 | 第50-53页 |
4.1.2 带隔板水平井临界产量 | 第53-56页 |
4.2 见水时间预测方法 | 第56-59页 |
4.2.1 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4.2.2 公式的求解 | 第57-59页 |
4.3 实例分析 | 第59-62页 |
4.3.1 实例一 | 第59-60页 |
4.3.2 实例二 | 第60-62页 |
4.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隔板控水措施研究 | 第63-70页 |
5.1 人工隔层抑制水锥理论研究 | 第63-64页 |
5.2 结合DWL技术的隔板控水研究 | 第64-68页 |
5.2.1 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5.2.2 公式的推导 | 第66-68页 |
5.3 实例分析 | 第68-69页 |
5.4 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