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3.1 生态文明 | 第15-16页 |
1.3.2 生态文明素养教育 | 第16页 |
1.3.3 中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6-17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1.4.3 数据分析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中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8-30页 |
2.1 中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问卷调查 | 第18-21页 |
2.1.1 调查目的 | 第18页 |
2.1.2 调查内容 | 第18-19页 |
2.1.3 调查对象 | 第19-21页 |
2.1.4 调查方法 | 第21页 |
2.2 中学生生态文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1-27页 |
2.2.1 生态文明基础知识调查 | 第21-23页 |
2.2.2 生态文明意识调查 | 第23-24页 |
2.2.3 生态文明行为调查 | 第24-25页 |
2.2.4 其他问题调查 | 第25-27页 |
2.3 影响中学生生态文明的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2.3.1 学校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影响分析 | 第27页 |
2.3.2 性别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影响分析 | 第27-28页 |
2.3.3 年级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影响分析 | 第28页 |
2.3.4 家庭所在地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影响分析 | 第28页 |
2.3.5 学生的职务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2.3.6 父母职业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影响分析 | 第29页 |
2.3.7 学校组织义工活动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第3章 中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3.1 学生的生态文明基础知识薄弱 | 第30页 |
3.2 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 第30-32页 |
3.3 中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滞后于生态文明意识 | 第32-33页 |
3.4 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的养成教育亟待加强 | 第33-35页 |
3.5 生物课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存在较大的欠缺 | 第35-36页 |
第4章 中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足的原因 | 第36-41页 |
4.1 秦巴山区经济落后,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迟缓 | 第36-37页 |
4.1.1 经济文化发展迟缓 | 第36页 |
4.1.2 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制度缺失 | 第36-37页 |
4.2 学校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 | 第37-38页 |
4.2.1 生态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足 | 第37页 |
4.2.2 学校对师生考核指标不利于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健康发展 | 第37-38页 |
4.2.3 学校对生态文明行为与意识的培养存在不同步的现象 | 第38页 |
4.3 生物课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 第38-39页 |
4.4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方式单一,内容不全面 | 第39-41页 |
第5章 提高中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对策 | 第41-45页 |
5.1 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对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 | 第41-42页 |
5.2 培养中学生物教师崇高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 第42页 |
5.3 学校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养成教育 | 第42-43页 |
5.4 树立生物课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责任 | 第43-44页 |
5.5 在生物教学中探索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方法,充实教育内容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