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脱硝技术概况 | 第15-17页 |
·燃烧前控制技术 | 第15页 |
·燃烧控制技术——低NO_x燃烧技术 | 第15-16页 |
·燃烧后控制技术——烟气脱硝技术 | 第16-17页 |
·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8-19页 |
·分子筛催化剂 | 第19-20页 |
·碳基催化剂 | 第20-21页 |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21-24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8页 |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8-30页 |
·BET测试 | 第28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8页 |
·程序升温还原(TPR)分析 | 第28-29页 |
·拉曼(Raman)分析 | 第29页 |
·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负载型复合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与筛选 | 第30-34页 |
·引言 | 第30页 |
·负载型复合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与筛选 | 第30-33页 |
·负载型脱硝催化剂的设计 | 第30页 |
·负载型脱硝催化剂的筛选 | 第30-31页 |
·负载型脱硝催化剂评价结果讨论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VCu/TiO_2催化剂中低温SCR脱硝性能研究 | 第34-49页 |
·引言 | 第34页 |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铜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催化剂的耐硫性能研究 | 第36-37页 |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37-48页 |
·BET测试 | 第37-39页 |
·XRD分析 | 第39-41页 |
·H_2-TPR分析 | 第41-42页 |
·Raman分析 | 第42-43页 |
·XPS分析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改性负载型复合催化剂的中低温SCR脱硝性能研究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页 |
·改性负载型复合催化剂的设计与筛选 | 第49-51页 |
·改性负载型复合催化剂的设计 | 第49页 |
·改性负载型复合催化剂的筛选 | 第49-51页 |
·活性评价结果讨论 | 第51-53页 |
·VCuMn/TiO_2催化剂脱硝性能研究 | 第53-56页 |
·不同Cu/Mn比对VCuMn/Ti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催化剂的BET测试 | 第54页 |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54-55页 |
·VCuMn/TiO2催化剂的耐硫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VCoMn/TiO2催化剂脱硝性能研究 | 第56-59页 |
·焙烧温度对VCoMn/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不同Co/Mn比对VCoMn/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催化剂的耐硫性能研究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61-62页 |
二、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应用前景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