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散结汤治疗痛风慢性期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痛风的中医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一、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第11-13页 |
二、痛风的中医药治疗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痛风的西医研究现状概况 | 第15-20页 |
一、痛风的西医学病理机制 | 第15-17页 |
二、痛风的西医治疗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病例选择 | 第20-22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0页 |
二、西医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三、痛风慢性期诊断标准 | 第21页 |
四、中医辨证标准 | 第21页 |
五、纳入标准 | 第21页 |
六、排除标准 | 第21页 |
七、剔除标准 | 第21-22页 |
八、终止试验标准 | 第22页 |
九、病例脱落标准 | 第22页 |
十、脱落病例的处理 | 第22页 |
第二节 研究实施方法 | 第22-25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25-30页 |
一、纳入病例完成情况 | 第25页 |
二、治疗前的基线对比 | 第25-26页 |
三、治疗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四、药物安全性分析(表16)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0-36页 |
第一节 痛风的病因病机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祛湿散结汤的组方、配伍规律及药理研究 | 第31-34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及展望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