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真空钎焊工艺 | 第13-15页 |
1.2.1 真空钎焊的优缺点 | 第13-14页 |
1.2.2 真空钎焊钎料的选择 | 第14页 |
1.2.3 钎料与母材间的相互作用 | 第14-15页 |
1.3 钎焊工艺参数对镍基钎料接头组织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元素扩散 | 第17-19页 |
1.4.1 扩散的分类 | 第17-18页 |
1.4.2 扩散的动力学理论 | 第18-19页 |
1.5 镍基钎料焊接接头元素扩散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22-27页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22-23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1.2 试验设备 | 第22-23页 |
2.2 试样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1 焊前准备 | 第23页 |
2.2.2 接头设计 | 第23-24页 |
2.3 真空钎焊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24-26页 |
2.3.1 真空度 | 第24页 |
2.3.2 加热速率 | 第24页 |
2.3.3 钎焊温度 | 第24页 |
2.3.4 钎焊保温时间 | 第24-25页 |
2.3.5 钎焊间隙 | 第25页 |
2.3.6 冷却方式与出炉温度 | 第25-26页 |
2.4 焊后分析过程 | 第26-27页 |
第3章 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钎料晶化产物的影响 | 第27-33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3.3 钎料的物相分析 | 第28-32页 |
3.3.1 钎焊温度对钎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2 保温时间对钎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0-32页 |
3.4 钎料组织演变过程 | 第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钎焊温度对钎焊接头组织与元素扩散的影响 | 第33-57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接头组织分析的理论依据-相图分析 | 第33-35页 |
4.3 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35-46页 |
4.3.1 接头的物相分析 | 第35-37页 |
4.3.2 钎焊温度对接头元素扩散的影响分析 | 第37-39页 |
4.3.3 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的影响分析 | 第39-41页 |
4.3.4 接头不同位置组织分析 | 第41-42页 |
4.3.5 时效态接头的组织分析 | 第42-46页 |
4.4 钎焊温度对母材组织的影响 | 第46-49页 |
4.5 钎焊温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6 升温过程中接头的形成过程与元素扩散系数解析 | 第50-55页 |
4.6.1 不同温度下接头微观组织形成过程分析 | 第50-51页 |
4.6.2 固相线前加热阶段B扩散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保温时间对钎焊接头组织与元素扩散的影响 | 第57-71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保温时间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57-62页 |
5.2.1 接头物相分析 | 第57-60页 |
5.2.2 保温时间对接头组织的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5.3 保温时间对母材晶粒的影响 | 第62-63页 |
5.4 保温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5.5 保温过程中接头的形成过程分析与界面元素扩散 | 第65-70页 |
5.5.1 接头微观组织形成过程分析 | 第65-67页 |
5.5.2 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元素扩散分析 | 第67-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钎焊间隙及冷却方式对钎焊接头组织与元素扩散的影响 | 第71-81页 |
6.1 引言 | 第71页 |
6.2 钎焊间隙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71-73页 |
6.3 钎焊间隙对接头元素扩散的影响 | 第73-74页 |
6.4 钎焊间隙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6.5 冷却方式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75-77页 |
6.6 冷却方式对接头元素扩散的影响 | 第77-78页 |
6.7 不同冷却方式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8-79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详细摘要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