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研究--以西安市雁塔区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 | 第13-14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总体框架 | 第14页 |
(四)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一、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理论探源 | 第16-21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城中村”社区 | 第16-17页 |
2. 社区 | 第17页 |
3. 社区公共服务 | 第17-18页 |
4. 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 | 第18页 |
(二) 社区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19页 |
2.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9页 |
3. 社会自治理论 | 第19-21页 |
二、雁塔区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 第21-33页 |
(一)雁塔区城中村社区概况 | 第21-22页 |
(二)雁塔区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现状 | 第22-26页 |
1. 社区党建服务 | 第22-23页 |
2. 社区卫生公共服务 | 第23-24页 |
3. 社区环境公共服务 | 第24-26页 |
4.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 第26页 |
(三)雁塔区城中村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1. 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职责定位不清 | 第27页 |
2. 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供需不对称 | 第27-28页 |
3. 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 第28-29页 |
4. 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缺少资金 | 第29页 |
(四)雁塔区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1. 政府主导角色的错位 | 第29-30页 |
2. 社区居委会职能的偏离 | 第30页 |
3. 社区参与意识不强 | 第30-31页 |
4. 城中村传统文化的干扰 | 第31-32页 |
5. 社区公共服务投资主体单一 | 第32-33页 |
三、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的借鉴及启示 | 第33-38页 |
(一) 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经验的借鉴 | 第33-35页 |
1. 美国——自治型社区管理机制 | 第33页 |
2. 新加坡——政府导向型服务模式 | 第33-34页 |
3. 上海市——走在前列的“上海模式” | 第34页 |
4. 台湾地区——推动民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 第34-35页 |
5. 西安市——“五位一体”管理模式 | 第35页 |
(二)国内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启示 | 第35-38页 |
1. 开展城中村社区自治 | 第36页 |
2. 鼓励供给主体多元化 | 第36页 |
3. 转变公共服务理念 | 第36-38页 |
四、完善我国城中村社区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38-45页 |
(一) 明确政府职能,转变服务理念 | 第38-39页 |
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第38页 |
2. 体现人文关怀,重视个性服务 | 第38-39页 |
(二)促进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 | 第39-41页 |
1. 发展社会组织的作用 | 第39页 |
2. 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 | 第39-40页 |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三)完善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 第41-42页 |
1.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财政体系 | 第41页 |
2. 健全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评价监督考核机制 | 第41-42页 |
3. 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 第42页 |
(四)加强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 | 第42-45页 |
1. 推进农民市民化 | 第42-44页 |
2. 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