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西部水文地质条件的剖面特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3-28页 |
2.1 自然地理 | 第13-19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13-15页 |
2.1.2 气候 | 第15-18页 |
2.1.3 水文 | 第18-19页 |
2.2 区域构造地质 | 第19-22页 |
2.2.1 构造盆地 | 第19-21页 |
2.2.2 基底断裂 | 第21-22页 |
2.3 地层 | 第22-28页 |
2.3.1 前第四纪地质 | 第22-26页 |
2.3.2 第四纪地质 | 第26-28页 |
第3章 含水层的钻孔剖面特征 | 第28-49页 |
3.1 含水层分类 | 第28-32页 |
3.1.1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 第28-30页 |
3.1.2 第三系-白垩系孔隙-裂隙含水层 | 第30-31页 |
3.1.3 侵入岩体裂隙含水层 | 第31-32页 |
3.2 含水层的钻孔剖面特征 | 第32-43页 |
3.3 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43-49页 |
第4章 水文地质剖面 | 第49-57页 |
4.1 历史剖面资料分析 | 第49-52页 |
4.2 区域水文地质剖面 | 第52-55页 |
4.3 含水层的空间分布 | 第55-57页 |
第5章 剖面二维地下水流场分析 | 第57-65页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57-58页 |
5.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第57-58页 |
5.1.2 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 第58页 |
5.1.3 水文地质参数 | 第58页 |
5.2 剖面二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第58-62页 |
5.2.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第59页 |
5.2.2 地下水流模拟工具 | 第59-60页 |
5.2.3 数值模型处理 | 第60-62页 |
5.3 剖面二维地下水流场分析 | 第62-65页 |
5.3.1 地下水流场分析 | 第62-63页 |
5.3.2 水均衡分析 | 第63-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建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