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比较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8-19页
        1.4.1 主要工作第18页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相关理论第19-28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3页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类型第19-21页
        2.1.2 保障性住房供给第21页
        2.1.3 国家中心城市第21-23页
    2.2 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因素第23-25页
        2.2.1 财政预算支出第23页
        2.2.2 土地供应量第23-24页
        2.2.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24页
        2.2.4 人均可支配收入第24页
        2.2.5 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第24页
        2.2.6 房价收入比第24-25页
    2.3 保障性住房相关理论第25-26页
        2.3.1 公共物品理论第25页
        2.3.2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第25-26页
        2.3.3 公平分配理论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国家中心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基本状况第28-43页
    3.1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基本状况第28-31页
        3.1.1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第28-29页
        3.1.2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第29-30页
        3.1.3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第30-31页
    3.2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基本状况第31-34页
        3.2.1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第31-32页
        3.2.2 上海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第32-33页
        3.2.3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第33-34页
    3.3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基本状况第34-37页
        3.3.1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第34-35页
        3.3.2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第35-36页
        3.3.3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第36-37页
    3.4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基本状况第37-39页
        3.4.1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第37页
        3.4.2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第37-38页
        3.4.3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第38-39页
    3.5 成都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基本状况第39-42页
        3.5.1 成都市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第39-40页
        3.5.2 成都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第40-41页
        3.5.3 成都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空间分布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国家中心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比较分析第43-53页
    4.1 保障性住房供给比较分析第43-46页
        4.1.1 保障性住房供给量比较分析第43-44页
        4.1.2 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比较分析第44-45页
        4.1.3 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比较分析第45-46页
    4.2 保障性住房供给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第46-52页
        4.2.1 财政预算支出对差异性的影响第46-48页
        4.2.2 土地供给量对差异性的影响第48-49页
        4.2.3 人均生产总值对差异性的影响第49-50页
        4.2.4 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对差异性的影响第50-51页
        4.2.5 房价收入比对差异性的影响第51-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促进不同城市保障性住房合理供给的建议第53-56页
    5.1 建立与商品住宅互为补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第53-54页
    5.2 加强保障性住房的监督和管理第54页
    5.3 建立有效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第54-55页
    5.4 建立针对性的保障房规章制度第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1、本文总结第56页
    2、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4G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土地资源审计及其对腐败的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