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3 取样时期及方法 | 第22-23页 |
2.4 测试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5 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7页 |
3.1 几种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变化特征 | 第25-29页 |
3.2 几种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TOC、TN和C/N动态变化特征 | 第29-34页 |
3.2.1 堆腐过程中TOC的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3.2.2 堆腐过程中TN的动态变化 | 第31-33页 |
3.2.3 堆腐过程中C/N的动态变化 | 第33-34页 |
3.3 几种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动态变化特征 | 第34-38页 |
3.3.1 堆腐过程中铵态氮(NH_4~+-N)的动态变化 | 第34-36页 |
3.3.2 堆腐过程中硝态氮(NO_3~--N)的动态变化 | 第36-38页 |
3.4 几种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NH_3排放动态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3.5 几种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pH和电导率动态变化特征 | 第39-43页 |
3.5.1 堆腐过程中pH的动态变化 | 第39-41页 |
3.5.2 堆腐过程中电导率(EC)的动态变化 | 第41-43页 |
3.6 几种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温度动态变化特征 | 第43-46页 |
3.7 几种农业废弃物堆腐发芽率指数(GI)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7-54页 |
4.1 讨论 | 第47-49页 |
4.2 结论 | 第49-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