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兴戈兰尼学术思想的外象——代表性观点论述 | 第18-47页 |
第一节 兴戈兰尼关于国际法元问题的观点 | 第18-25页 |
一、兴戈兰尼对现代国际法历史传承问题的质疑 | 第19-20页 |
二、兴戈兰尼对西方国际法学的一些概念性和定义性问题的观点 | 第20-25页 |
第二节 兴戈兰尼对于人权问题和人道主义法的观点、看法和主张 | 第25-42页 |
一、兴戈兰尼对人权问题的主张与看法 | 第25-32页 |
二、兴戈兰尼对人道主义法的认识和见解 | 第32-40页 |
三、兴戈兰尼反对借用人权问题和人道主义法干涉他国主权 | 第40-42页 |
第三节 兴戈兰尼对现实中第三世界权益保护问题和中印领土争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 第42-47页 |
一、兴戈兰尼站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权益的立场 | 第42-44页 |
二、兴戈兰尼在中印领土争端问题上狭义民族主义的表现 | 第44-47页 |
第二章 兴戈兰尼学术思想的内嵌——著述文本分析 | 第47-66页 |
第一节 兴戈兰尼著述中的修饰 | 第47-50页 |
第二节 兴戈兰尼著述中的“隐喻” | 第50-57页 |
一、直接式“隐喻” | 第51-53页 |
二、间接式“隐喻” | 第53-55页 |
三、直接式“隐喻”和间接式“隐喻”的特征 | 第55-57页 |
第三节 兴戈兰尼著述中的“选择性”举例 | 第57-66页 |
一、案例选取上的刻意性选择 | 第59-63页 |
二、案例陈述上的刻意性偏重 | 第63-66页 |
第三章 兴戈兰尼学术思想的逻各斯——“立场”和历史因子 | 第66-86页 |
第一节 兴戈兰尼学术思想的特点 | 第67-72页 |
一、认知上的矛盾 | 第68-70页 |
二、价值观上的矛盾 | 第70-72页 |
第二节 兴戈兰尼学术思想中的历史因子 | 第72-84页 |
第三节 问题:兴戈兰尼现象的思考 | 第84-86页 |
一、总结 | 第84页 |
二、思考 | 第84-86页 |
结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