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新颖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5页 |
1.5.1 新颖之处 | 第13页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5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2.1 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2.2 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评述 | 第19-21页 |
3 房价与地价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第21-43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3.1.1 房地产市场 | 第21页 |
3.1.2 房价与地价 | 第21-22页 |
3.2 地价的理论分析 | 第22-29页 |
3.2.1 地价的形成机理 | 第22-25页 |
3.2.2 地价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3.2.3 地价的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3.2.4 地价的构成分析 | 第28-29页 |
3.3 房价的理论分析 | 第29-36页 |
3.3.1 房价的形成机理 | 第29-32页 |
3.3.2 房价的基本特征 | 第32-33页 |
3.3.3 房价的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3.3.4 房价的构成分析 | 第34-36页 |
3.4 房价与地价的互动机理 | 第36-43页 |
3.4.1 完全竞争条件下房价与地价的互动机理 | 第36-38页 |
3.4.2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房价与地价的互动 | 第38-40页 |
3.4.3 房价与地价致因关系的理论假设 | 第40-43页 |
4 重庆市房价和地价的基本特征 | 第43-55页 |
4.1 研究区域发展概况 | 第43-46页 |
4.1.1 经济发展概况 | 第43-44页 |
4.1.2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 第44-45页 |
4.1.3 房地产投资概况 | 第45-46页 |
4.2 重庆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特征 | 第46-50页 |
4.2.1 商品房市场供求现状分析 | 第46-47页 |
4.2.2 土地市场供求现状分析 | 第47-48页 |
4.2.3 重庆市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 第48-50页 |
4.3 重庆市房价与地价关系初探 | 第50-55页 |
4.3.1 重庆市房价和地价走势分析 | 第50-51页 |
4.3.2 重庆市房价与地价变动特征 | 第51-55页 |
5 重庆市房价与地价互为致因的实证分析 | 第55-69页 |
5.1 检验方法与数据模型 | 第55-58页 |
5.1.1 单位根检验 | 第55-56页 |
5.1.2 协整检验 | 第56页 |
5.1.3 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 | 第56-57页 |
5.1.4 状态空间模型 | 第57-58页 |
5.2 数据搜集与数据处理 | 第58-60页 |
5.2.1 样本选择 | 第58页 |
5.2.2 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5.2.3 描述统计 | 第59-60页 |
5.3 实证分析 | 第60-67页 |
5.3.1 平稳性检验 | 第60-61页 |
5.3.2 协整检验 | 第61-62页 |
5.3.3 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 | 第62-64页 |
5.3.4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 | 第64-67页 |
5.4 实证结果 | 第67-69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9-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70-74页 |
6.2.1 规范土地出让市场,防止地价过快增长 | 第71-72页 |
6.2.2 明确房价上涨的真实原因,确保精准调控 | 第72-73页 |
6.2.3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促使房地产市场完全竞争 | 第73-74页 |
6.3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84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第81-82页 |
B. 2008~2014年重庆市主城区房价和地价的相关数据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