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伪证罪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页
一、我国伪证罪的发展简述第10-12页
 (一) 我国古代刑法中的伪证罪第11页
 (二) 我国近现代伪证罪的发展第11-12页
二、我国伪证罪的犯罪构成第12-21页
 (一) 伪证罪的客体第12-14页
 (二) 伪证罪的客观方面第14-17页
  1. 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的理解第14-16页
  2. 对“虚假”含义的理解和判断第16-17页
 (三) 伪证罪的主体第17-19页
  1. 证人第17-18页
  2. 鉴定人第18-19页
  3. 记录人第19页
  4. 翻译人第19页
 (四) 伪证罪的主观方面第19-21页
  1. 伪证罪的故意内容第19-20页
  2. 伪证罪的犯罪目的第20-21页
  3. 伪证罪的犯罪动机第21页
三、我国伪证罪的司法认定第21-25页
 (一) 伪证罪的罪与非罪第21-22页
 (二) 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第22-25页
  1. 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第22-23页
  2. 伪证罪与妨害作证罪的界限第23页
  3. 伪证罪与窝藏、包庇罪的界限第23-25页
四、关于伪证罪的争议问题及改善建议第25-33页
 (一) 被害人能否成为伪证罪主体的分析第25-27页
 (二) 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能否成为伪证罪主体的分析第27-28页
 (三) 记录人能否成为伪证罪的主体第28-30页
  1. 取消记录人作为伪证罪的主体身份第28-29页
  2. 记录人作虚假记录的处理第29-30页
 (四) 将伪证罪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可行性分析第30-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器官移植相关犯罪及我国的立法应对
下一篇:多情节并存量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