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挡水坝论文--其他论文

不同饱和度下尾矿砂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2 地震作用对尾矿坝的危害第14-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尾矿砂的物理力学特性第20-28页
    2.1 尾矿砂的基本物理特性第20-23页
        2.1.1 粒度成分分析第20-21页
        2.1.2 三相比例指标第21-22页
        2.1.3 孔隙比和相对密实度第22-23页
    2.2 尾矿砂的压缩特性第23-25页
    2.3 尾矿砂的抗剪强度特性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饱和尾矿砂动力特性第28-48页
    3.1 砂土振动液化机理第28-30页
    3.2 试验仪器和试验原理第30-34页
        3.2.1 试验仪器第30-31页
        3.2.2 试验原理第31-34页
    3.3 试验步骤和试验方案第34-35页
        3.3.1 试验步骤第34-35页
        3.3.2 试验方案第35页
    3.4 饱和尾矿砂动强度试验分析第35-40页
        3.4.1 时程曲线分析第35-37页
        3.4.2 动强度曲线及动剪应力比的归一化第37-38页
        3.4.3 动抗剪强度指标第38-40页
    3.5 饱和尾矿砂动孔隙水压力第40-42页
        3.5.1 孔隙水压力的应力模型第40-41页
        3.5.2 孔隙水压力的应变模型第41-42页
    3.6 饱和尾矿砂动弹模量、阻尼比试验分析第42-46页
        3.6.1 动骨干曲线第42-43页
        3.6.2 动弹模量和阻尼比第43-45页
        3.6.3 最大动弹模量E_(dmax)第45-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不同饱和度的尾矿砂动力特性第48-62页
    4.1 试验步骤和试验方案第48-49页
        4.1.1 含水率和饱和度的近似换算第48页
        4.1.2 试验步骤第48页
        4.1.3 试验方案第48-49页
    4.2 不同饱和度的尾粉砂动强度试验分析第49-54页
        4.2.1 时程曲线分析第49-50页
        4.2.2 动强度曲线及动剪应力比的归一化第50-51页
        4.2.3 动抗剪强度指标第51-54页
    4.3 不同饱和度的尾粉砂动弹模量、阻尼比试验分析第54-56页
        4.3.1 动骨干曲线第54-55页
        4.3.2 动弹模量和阻尼比第55-56页
        4.3.3 最大动弹模量E_(dmax)第56页
    4.4 饱和度对尾矿砂动力特性的影响第56-59页
        4.4.1 动强度第56-57页
        4.4.2 动孔隙水压力第57-58页
        4.4.3 动弹模量第58页
        4.4.4 阻尼比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尾矿砂的粘弹性模型第62-72页
    5.1 双直线模型第62-63页
    5.2 Ramberg-Osgood模型第63页
    5.3 等效线性模型第63-65页
    5.4 尾矿砂的等效线性模型参数第65-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Te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新型无土栽培设施及其根区温度调控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