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地温场的煤矿床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6页 |
| 1.2.1 多孔介质流动传热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地热研究中有关地温场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3 煤矿床温度场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1.3.1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煤矿床二维流动传热数学模型 | 第18-26页 |
| 2.1 地热学基础 | 第18-19页 |
| 2.1.1 地温场 | 第18页 |
| 2.1.2 大地热流与地温梯度 | 第18-19页 |
| 2.1.3 地热异常 | 第19页 |
| 2.2 热传递方程 | 第19-22页 |
| 2.3 渗流方程 | 第22-23页 |
| 2.4 定解条件 | 第23-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煤矿床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程序设计 | 第26-40页 |
| 3.1 网格剖分 | 第26-28页 |
| 3.1.1 时间离散化 | 第26-27页 |
| 3.1.2 空间离散化 | 第27页 |
| 3.1.3 有限元网格的自动形成 | 第27-28页 |
| 3.2 插值函数 | 第28-30页 |
| 3.2.1 单元内部的温度插值函数 | 第28-30页 |
| 3.2.2 单元边界上的温度插值函数 | 第30页 |
| 3.3 单元分析与总体合成 | 第30-33页 |
| 3.3.1 单元分析 | 第30-32页 |
| 3.3.2 总体合成 | 第32-33页 |
| 3.4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3页 |
| 3.5 异常区域的圈定 | 第33-35页 |
| 3.6 温度场的计算 | 第35-37页 |
| 3.6.1 时间步长 | 第35页 |
| 3.6.2 初始条件 | 第35-36页 |
| 3.6.3 总体方程的求解 | 第36-37页 |
| 3.7 程序的求解方法及步骤 | 第37-39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煤矿床温度场模型验证分析及应用 | 第40-56页 |
| 4.1 波兰新鲁达煤矿温度场模拟验证分析 | 第40-45页 |
| 4.1.1 波兰新鲁达煤矿基本概况 | 第40-42页 |
| 4.1.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 4.2 区域尺度系统的地下水热效应模拟验证分析 | 第45-47页 |
| 4.2.1 区域尺度系统的地下水基本概况 | 第45-46页 |
| 4.2.2 地下水盆地温度场模拟验证分析 | 第46-47页 |
| 4.3 模型在煤矿床开采时温度场中的应用 | 第47-5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