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表情识别的服务机器人智能交互系统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5-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页
    1.3 表情识别研究现状第16-22页
        1.3.1 人脸检测第18页
        1.3.2 表情特征提取第18-21页
        1.3.3 表情分类第21-22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22-23页
第2章 人脸表情特征提取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人脸检测第23-25页
    2.3 主动表观模型的基础理论第25-30页
        2.3.1 建立形状模型第25-27页
        2.3.2 建立纹理模型第27-28页
        2.3.3 建立表观模型第28-30页
    2.4 主动表观模型的快速拟合方法第30-36页
        2.4.1 Fast-SIC算法第31-33页
        2.4.2 基于Fast-SIC的AAM实验第33-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基于AAM与LGBP结合的人脸表情识别第37-50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BRISK和LGBP算法的原理第37-42页
        3.2.1 BRISK第37-40页
        3.2.2 LGBP第40-42页
    3.3 表情识别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第42-45页
        3.3.1 基于AAM和BRISK组合方法的表情特征提取第42-43页
        3.3.2 表情分类第43-45页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5-49页
        3.4.1 实验数据选择第46-47页
        3.4.2 实验步骤第47页
        3.4.3 实验结果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表情识别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第50-54页
        4.2.1 卷积层第51-52页
        4.2.2 池化层第52-53页
        4.2.3 全连接层第53页
        4.2.4 激活函数第53页
        4.2.5 Dropout第53-54页
    4.3 训练卷积网络第54-55页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5-63页
        4.4.1 实验数据与预处理第55页
        4.4.2 深度学习库的选择第55-56页
        4.4.3 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及参数设置第56-60页
        4.4.4 实验结果第60-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表情识别的服务机器人智能交互系统设计第64-76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NAO机器人平台介绍第64-69页
        5.2.1 硬件环境第64-67页
        5.2.2 软件环境第67-69页
    5.3 机器人智能交互系统设计第69-71页
    5.4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71-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1.总结第76页
    2.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智能算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弱特征视感知算法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