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4-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2 提出问题 | 第17-1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 名词界定 | 第20-22页 |
1.4 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22-23页 |
1.4.1 研究范围 | 第22页 |
1.4.2 研究限制 | 第22-23页 |
1.5 研究重点和基本思路 | 第23-24页 |
1.5.1 研究重点 | 第23页 |
1.5.2 基本思路 | 第23-24页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26-80页 |
2.1 高校学生工作 | 第26-37页 |
2.1.1 高校学生工作概念 | 第26页 |
2.1.2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发展变迁 | 第26-28页 |
2.1.3 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变迁 | 第28-32页 |
2.1.4 高校学生工作的角色与功能 | 第32-34页 |
2.1.5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 第34-37页 |
2.2 学生工作中层主管 | 第37-44页 |
2.2.1 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的角色感知 | 第37-39页 |
2.2.2 学生工作中层主管专业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2.2.3 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的相关研究 | 第40-44页 |
2.3 工作特性的概念分析 | 第44-50页 |
2.3.1 工作特性的内涵 | 第44页 |
2.3.2 工作特性的相关理论 | 第44-47页 |
2.3.3 工作特性的相关研究 | 第47-50页 |
2.3.4 文献评述 | 第50页 |
2.4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分析 | 第50-61页 |
2.4.1 工作满意度的内涵 | 第50页 |
2.4.2 工作满意度相关理论 | 第50-55页 |
2.4.3 工作满意度的维度及测量 | 第55-56页 |
2.4.4 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第56-60页 |
2.4.5 文献评述 | 第60-61页 |
2.5 专业发展倾向的概念分析 | 第61-68页 |
2.5.1 专业发展倾向的内涵 | 第61-63页 |
2.5.2 专业发展倾向的相关理论 | 第63-66页 |
2.5.3 专业发展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66-67页 |
2.5.4 文献评述 | 第67-68页 |
2.6 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和专业发展倾向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68-72页 |
2.6.1 工作特性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68-70页 |
2.6.2 工作特性和专业发展倾向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70页 |
2.6.3 工作满意度和专业发展倾向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70-71页 |
2.6.4 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和专业发展倾向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71-72页 |
2.7 职业生涯规划 | 第72-78页 |
2.7.1 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基本概念 | 第72-73页 |
2.7.2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 第73-77页 |
2.7.3 文献评述 | 第77-7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80-110页 |
3.1 研究课题缘起 | 第80-88页 |
3.1.1 学生工作中层主管对待职业的态度 | 第80-82页 |
3.1.2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问题 | 第82-83页 |
3.1.3 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职业生涯的核心阶段 | 第83-85页 |
3.1.4 基于模型指导下学生工作中层主管职业生涯问题的讨论 | 第85-88页 |
3.2 访谈调查 | 第88-93页 |
3.3 建立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与专业发展倾向关系模型 | 第93页 |
3.4 提出研究假设 | 第93-95页 |
3.5 设计调查问卷 | 第95-104页 |
3.5.1 预试问卷的编制 | 第95-104页 |
3.5.2 正式问卷的编制 | 第104页 |
3.6 研究对象 | 第104-107页 |
3.6.1 预试研究对象 | 第104-105页 |
3.6.2 正式研究对象 | 第105-107页 |
3.7 数据分析方法简述 | 第107-10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110-170页 |
4.1 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与专业发展倾向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 第110-117页 |
4.1.1 信度分析 | 第110-112页 |
4.1.2 效度分析 | 第112-117页 |
4.2 描述性统计 | 第117-127页 |
4.2.1 个人背景描述性统计的相关信息 | 第117-120页 |
4.2.2 工作情况描述性统计的相关信息 | 第120-122页 |
4.2.3 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的工作特性量表题目分析 | 第122-123页 |
4.2.4 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的工作满意度量表题目分析 | 第123-126页 |
4.2.5 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的专业发展倾向量表题目分析 | 第126-127页 |
4.3 背景变量对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及专业发展倾向感知的差异分析 | 第127-139页 |
4.3.1 不同人口统计变量对工作特性、满意度及专业发展倾向的差异分析 | 第127-135页 |
4.3.2 不同工作环境变量对工作特性、满意度及专业发展倾向的差异分析 | 第135-139页 |
4.4 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及专业发展倾向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9-142页 |
4.4.1 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及专业发展倾向之间的相关性 | 第139-140页 |
4.4.2 工作满意度及专业发展倾向与工作特性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第140页 |
4.4.3 工作特性及专业发展倾向与工作满意度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第140-141页 |
4.4.4 工作特性及工作满意度与专业发展倾向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第141-142页 |
4.5 基于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与专业发展倾向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142-164页 |
4.5.1 结构方程模型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2-147页 |
4.5.2 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与专业发展倾向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147-164页 |
4.6 基于理论指导下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发展的思考 | 第164-168页 |
4.6.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组织职业——专业型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165页 |
4.6.2 高校学生工作组织职业——专业型结构模型的解释 | 第165-167页 |
4.6.3 高校学生工作组织职业——专业型结构的优势 | 第167-16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68-170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70-17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170-172页 |
5.2 本文拟定的创新点 | 第172-173页 |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173-175页 |
致谢 | 第175-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94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194-203页 |
附录2 正式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 | 第203-205页 |
附录3 学科背景的多重比较 | 第205-209页 |
附录4 收入的多重比较 | 第209-211页 |
附录5 区域的多重比较 | 第211-213页 |
附录6 研究对象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及专业发展倾向得分 | 第213-2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231-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