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

中国亚洲战略与中美关系(2000-2015)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第10-31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第二节 选题意义第10-12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28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2-20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8页
    第四节 难点与创新第28-29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29-31页
第一章 中国亚洲战略背景分析第31-59页
    第一节 概念辨析第31-37页
        一、国际战略第31-34页
            (一)国际战略的定义第31-32页
            (二)国际战略研究方法第32-33页
            (三) 国际战略研究的主要争议第33-34页
        二、亚洲第34-37页
            (一)亚洲的界定第34-35页
            (二) 亚洲区域特点分析第35-37页
    第二节 中国亚洲战略的历史脉络第37-46页
        一、朝贡体系第37-39页
        二、近现代中国的亚洲战略第39-40页
        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亚洲战略第40-42页
        四、改革开放后的亚洲战略特点第42-46页
            (一)以经促政第43-44页
            (二) 双边与多边框架的灵活运用第44-45页
            (三) 顺势而为第45页
            (四)国家形象建设总体滞后第45-46页
    第三节 中国亚洲战略的国家利益视角第46-48页
        一、国家利益是中国亚洲战略的出发点第46-47页
        二、信息时代国家利益概念的发展第47-48页
    第四节 当前中国实施亚洲战略的环境分析第48-59页
        一、时代主题分析第48-52页
            (一)亚洲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第50-52页
            (二)亚洲地区大部分国家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第52页
        二、国际格局分析第52-55页
            (一)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亚洲新单极第53-54页
            (二)中国和美国在亚洲形成两强共治或两极对立第54页
            (三)中美在亚洲多极化过程中实现新的影响力平衡第54-55页
        三、国际秩序分析第55-56页
        四、中国内部环境分析第56-59页
            (一)中国综合国力分析第56-57页
            (二)中国的机遇和挑战第57-59页
第二章 中国的亚洲战略第59-69页
    第一节 中国亚洲战略的主要理论缺陷第59-61页
    第二节 中国亚洲战略目标第61-67页
        一、中国的国家定位第61-64页
        二、“两极-多极”理论和亚洲格局分析第64-66页
        三、中国成为亚洲强国第66-67页
    第三节 中国亚洲战略的主要挑战第67-69页
第三章 中国亚洲战略中的美国因素第69-84页
    第一节美国在亚洲的双重身份第69-71页
        一、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第69-70页
        二、作为普通“亚洲国家”的美国第70页
        三、美国国家身份二元性的“特里芬悖论”第70-71页
    第二节 美国在亚洲的利益诉求分析第71-78页
        一、美国的全球战略第71-72页
        二、亚洲战略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第72-74页
        三、美国在亚洲的利益诉求第74页
        四、美国实现其亚洲利益的路径依赖第74-78页
            (一)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政策第74-75页
            (二)美国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第75-76页
            (三)美国在亚洲推广“普世价值”第76-78页
    第三节 中美在亚洲地区的利益交叠第78-84页
        一、中美亚洲经济利益交叠第78-81页
            (一)美元与人民币的博弈第78-79页
            (二)中美经济规则制定权的博弈第79-80页
            (三)中美贸易摩擦第80-81页
        二、中美亚洲安全利益交叠第81-82页
        三、中美亚洲软实力交叠第82-84页
第四章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亚洲战略第84-102页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84-90页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简介第84-87页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方法第87页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国际战略的适用性第87-90页
    第二节 中国实施亚洲战略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第90-95页
        一、利益相关者分类模型第90-92页
        二、权力-动态性矩阵和权力-利益矩阵第92-93页
        三、中国亚洲战略中的利益相关者分类第93-95页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框架内的中美关系与中国亚洲战略互动第95-98页
    第四节 推动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第98-102页
第五章 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下实施亚洲战略第102-132页
    第一节 中美关系的发展脉络及特点分析第102-108页
        一、1972 年前的中美关系第102-103页
        二、尼克松访华后双边关系的发展第103-105页
            (一) 战略合作期(1972 年-1989 年)第103-104页
            (二)调整与适应期(1989 年-2001 年)第104页
            (三)深化合作期(2001 年-2011 年)第104页
            (四)新的调整与适应期(2011 年至今)第104-105页
        三、中美关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第105-108页
            (一)中美关系“曲折中前行”第105-106页
            (二)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的几个因素第106-108页
    第二节 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第108-120页
        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第108-111页
            (一)修昔底德陷阱与军事竞争的前景第108-109页
            (二)美国对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诉求第109-110页
            (三)中方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诉求第110页
            (四)从G2 到C2第110-111页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第111-114页
            (一)中美关系是大国关系第111-112页
            (二)中美关系需要创新思维第112-113页
            (三)中美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存在差异第113-114页
        三、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现路径第114-120页
            (一)TPP的合作路径第115-116页
            (二)日本风险的管控第116-118页
            (三)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全球性问题第118-119页
            (四)元首外交第119-120页
    第三节“大周边”外交第120-127页
        一、“大周边”外交与中国亚洲战略的关系第120-122页
        二、“大周边”外交的执行层次第122-127页
    第四节 推动亚洲战略实施第127-132页
        一、实施亚洲战略的经济路径:“一带一路”和“亚太自贸区”第127-128页
        二、实施亚洲战略的安全路径第128-129页
        三、实施亚洲战略的软实力建设路径第129-132页
结语第132-133页
附录第133-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制的完善
下一篇:几种典型地带性土壤腐殖物质结构特征及对铜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