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4页
    1.1 选题背景第7-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价值第8页
        1.2.2 现实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2-13页
        1.4.1 论文研究重点第12-13页
        1.4.2 论文研究难点第13页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3页
    1.6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诚信的内涵解读第14-17页
    2.1 诚信的内涵第14-16页
        2.1.1 中国的诚信思想第14-15页
        2.1.2 西方的诚信思想第15页
        2.1.3 中西方诚信思想异同第15-16页
    2.2 大学生诚信的内容第16-17页
第三章 提高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意义第17-20页
    3.1 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第17页
    3.2 完善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要素第17-18页
    3.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第18页
    3.4 构建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保证第18-19页
    3.5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的需要第19-20页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第20-24页
    4.1 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及结果分析第20-21页
        4.1.1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第20-21页
        4.1.2 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第21页
    4.2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第21-24页
        4.2.1 学业诚信缺失第21-22页
        4.2.2 交往诚信缺失第22页
        4.2.3 职业诚信缺失第22页
        4.2.4 经济诚信缺失第22-23页
        4.2.5 考试诚信缺失第23-24页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第24-31页
    5.1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部原因第24-26页
        5.1.1 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第24页
        5.1.2 大学生的知行不统一第24-25页
        5.1.3 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不足第25页
        5.1.4 大学生对诚信缺失后果认识不足第25-26页
    5.2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部原因第26-31页
        5.2.1 社会因素第26-27页
            5.2.1.1 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第26-27页
            5.2.1.2 社会公众人物的不良示范第27页
            5.2.1.3 社会主义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第27页
        5.2.2 学校因素第27-29页
            5.2.2.1 教师对大学生监管松懈第27-28页
            5.2.2.2 高校诚信制度体系不完善第28页
            5.2.2.3 高校诚信教育滞后第28-29页
            5.2.2.4 高校对传统诚信精神的忽视第29页
        5.2.3 家庭因素第29-31页
            5.2.3.1 家长的言传身教不到位第29-30页
            5.2.3.2 家长的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影响第30页
            5.2.3.3 家长对大学生子女的诚信管理过于松懈第30-31页
第六章 改进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第31-39页
    6.1 从大学生自身改进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第31-32页
        6.1.1 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第31页
        6.1.2 培养大学生知行统一的自律品质第31-32页
        6.1.3 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第32页
    6.2 从社会方面改进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第32-34页
        6.2.1 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的管理第32-33页
        6.2.2 加强舆论和公众榜样的示范作用第33页
        6.2.3 积极应对社会主义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第33-34页
        6.2.4 借鉴西方诚信教育的先进经验第34页
    6.3 从高校方面改进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第34-37页
        6.3.1 创造良好高校诚信氛围第34页
        6.3.2 完善高校诚信体系第34-35页
        6.3.3 强化高校对大学生诚信的管理第35页
        6.3.4 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第35-36页
        6.3.5 吸收和弘扬传统诚信精神的优秀内容第36-37页
    6.4 从家庭方面改进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第37-39页
        6.4.1 家长要以身作则第37页
        6.4.2 改变家长的诚信教育观念第37页
        6.4.3 加强家长对大学生子女的诚信教育与管理第37-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调查问卷第42-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环境下人格权保护措施研究
下一篇:藩篱与突破:交易型受贿的数额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