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 1 Lif研究概况 | 第14页 |
| 2 Lif对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第14-17页 |
| 3 Lif参与的信号通路 | 第17-20页 |
| 3.1 Lif/Stat3信号通路 | 第17-19页 |
| 3.2 Lif/ERK/MEK信号通路 | 第19页 |
| 3.3 Lif/PI3K信号通路 | 第19-20页 |
| 4 可溶性表达 | 第20-21页 |
| 5 鱼类细胞培养 | 第21-22页 |
| 6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罗非鱼lif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 第24-34页 |
| 1 引言 | 第24页 |
| 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4-25页 |
| 2.1 实验动物 | 第24-25页 |
| 2.2 实验菌株和载体 | 第25页 |
| 2.3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 2.4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 3.1 罗非鱼lif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引物设计 | 第25-26页 |
| 3.2 总RNA的提取和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26页 |
| 3.3 基因克隆 | 第26-27页 |
| 3.4 PCR产物回收和纯化 | 第27页 |
| 3.5 T载体连接 | 第27页 |
| 3.6 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及其鉴定 | 第27页 |
| 3.7 测序 | 第27页 |
| 3.8 胚胎发育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27-28页 |
| 4 结果 | 第28-33页 |
| 4.1 lif基因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 4.2 Lif氨基酸同源性比对 | 第29-30页 |
| 4.3 Lif氨基酸一致性比对 | 第30页 |
| 4.4 Lif系统进化分析 | 第30-31页 |
| 4.5 lif共线性分析 | 第31-32页 |
| 4.6 罗非鱼lif胚胎发育及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第32-33页 |
| 5 讨论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罗非鱼Lif的可溶性表达 | 第34-46页 |
| 1 引言 | 第34-35页 |
| 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5页 |
| 2.1 实验动物 | 第35页 |
| 2.2 实验菌株和载体 | 第35页 |
| 2.3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 2.4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 3.1 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35-36页 |
| 3.2 PCR产物回收和纯化 | 第36页 |
| 3.3 酶切表达载体与目的基因 | 第36页 |
| 3.4 酶切产物回收和纯化 | 第36页 |
| 3.5 表达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 | 第36页 |
| 3.6 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及其鉴定、测序 | 第36页 |
| 3.7 质粒提取 | 第36页 |
| 3.8 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及其鉴定 | 第36-37页 |
| 3.9 可溶性表达与SDS-PAGE检测 | 第37页 |
| 3.10 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7页 |
| 3.11 Western blot检测 | 第37-38页 |
| 3.12 目的蛋白纯化 | 第38页 |
| 4 结果 | 第38-44页 |
| 4.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 4.2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SDS-PAGE检测 | 第39-41页 |
| 4.3 Western blot检测 | 第41页 |
| 4.4 His6-SUMO-ntLif32-221重组蛋白表达条件优化 | 第41-43页 |
| 4.5 蛋白纯化 | 第43页 |
| 4.6 生物学活性检测 | 第43-44页 |
| 5 讨论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罗非鱼性腺细胞培养及细胞移植初探 | 第46-56页 |
| 1 引言 | 第4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 2.1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 2.2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 2.3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 | 第47页 |
| 2.4 罗非鱼性腺细胞培养 | 第47-48页 |
| 2.5 传代培养 | 第48页 |
| 2.6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 第48页 |
| 2.7 受体鱼处理 | 第48页 |
| 2.8 生殖细胞分离和标记 | 第48-49页 |
| 2.9 显微注射 | 第49页 |
| 2.10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9-50页 |
| 2.11 Y染色体分子标记检测 | 第50页 |
| 3 结果 | 第50-54页 |
| 3.1 体细胞培养 | 第50-51页 |
| 3.2 生殖细胞培养 | 第51-52页 |
| 3.3 细胞移植 | 第52-54页 |
| 3.3.1 受体鱼处理检测 | 第52-53页 |
| 3.3.2 生殖细胞标记 | 第53页 |
| 3.3.3 显微注射 | 第53-54页 |
| 3.3.4 Y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 第54页 |
| 4 讨论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