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1.1 我国煤制天然气概况 | 第12-13页 |
1.2 煤制天然气技术 | 第13-16页 |
1.2.1 甲烷化反应 | 第13-14页 |
1.2.2 甲烷化工艺 | 第14-16页 |
1.3 甲烷化催化剂 | 第16-22页 |
1.3.1 活性组分 | 第16-19页 |
1.3.2 载体 | 第19-21页 |
1.3.3 助剂 | 第21-22页 |
1.4 高分散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23页 |
1.4.1 浸渍法 | 第22页 |
1.4.2 沉积沉淀法 | 第22页 |
1.4.3 一步自组装法 | 第22-23页 |
1.4.4 其他方法 | 第23页 |
1.5 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1.5.1 浸渍顺序的影响 | 第24页 |
1.5.2 前驱体盐的影响 | 第24-25页 |
1.5.3 前驱体溶液的影响 | 第25页 |
1.5.4 焙烧条件的影响 | 第25-26页 |
1.6 稳定活性组分纳米颗粒的方法 | 第26-31页 |
1.6.1 合金化方法 | 第26页 |
1.6.2 限域效应 | 第26-27页 |
1.6.3 表面功能化改性法制备 | 第27-28页 |
1.6.4 表面活性剂改性法 | 第28-30页 |
1.6.5 表面碳层隔离的方法 | 第30-31页 |
1.7 本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40页 |
2.1 主要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34-35页 |
2.1.1 实验用化学试剂与气体 | 第34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4-35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36页 |
2.2.1 Nix Zr/Si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36页 |
2.2.2 Ni5Zr/SiO_2(y)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页 |
2.2.3 沉积碳制备Ni基催化剂 | 第36页 |
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产物分析 | 第36-38页 |
2.3.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6-37页 |
2.3.2 产物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38-40页 |
2.4.1 织构性质表征(N2 adsorption-desorption) | 第38页 |
2.4.2 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XRD) | 第38页 |
2.4.3 原位X-射线衍射表征(in situ XRD) | 第38页 |
2.4.4 H_2化学吸附表征(H_2-Chemisorption) | 第38-39页 |
2.4.5 程序升温还原表征(H_2-TPR) | 第39页 |
2.4.6 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 | 第39页 |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9页 |
2.4.8 热重表征(TG) | 第39页 |
2.4.9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助剂Zr对Ni/Si O_2催化剂结构及甲烷化性能影响 | 第40-48页 |
3.1 助剂Zr含量对Ni/SiO_2催化剂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 助剂Zr含量对Ni/Si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第41-46页 |
3.2.1 N2吸脱附表征 | 第41-43页 |
3.2.2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43-44页 |
3.2.3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 第44-45页 |
3.2.4 催化剂的H_2化学吸附表征 | 第45-46页 |
3.3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β-环糊精对Ni Zr/Si O_2催化剂结构及性能影响 | 第48-58页 |
4.1 β-环糊精对Ni基催化剂甲烷化性能影响 | 第48-49页 |
4.2 β-环糊精对Ni基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第49-56页 |
4.2.1 催化剂的BET表征 | 第49-50页 |
4.2.2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50-52页 |
4.2.3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 第52-53页 |
4.2.4 催化剂的H_2化学吸附表征 | 第53页 |
4.2.5 催化剂的CO-TPD表征 | 第53-54页 |
4.2.6 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54-55页 |
4.2.7 β-环糊精的作用机理 | 第55-56页 |
4.3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沉积碳制备高分散镍基催化剂及其催化甲烷化性能研究 | 第58-70页 |
5.1 高分散Ni基催化剂浆态床甲烷化反应评价结果 | 第58-59页 |
5.2 催化剂结构表征 | 第59-69页 |
5.2.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59-61页 |
5.2.2 催化剂沉积碳分析 | 第61-62页 |
5.2.3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 | 第62-63页 |
5.2.4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 第63-64页 |
5.2.5 催化剂的CO-TPD表征 | 第64-65页 |
5.2.6 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65-67页 |
5.2.7 催化剂的H_2化学吸附表征 | 第67页 |
5.2.8 催化剂的TEM分析 | 第67-68页 |
5.2.9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甲烷化活性的关系 | 第68-69页 |
5.3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建议 | 第71页 |
6.3 创新性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