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3页
        1.3.1 生态风险评价第9-10页
        1.3.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第10-12页
        1.3.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评价第12-13页
        1.3.4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评述第13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基本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7页
        1.5.1 基本观点第15-16页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第17-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矿产资源第17-18页
        2.1.2 矿产资源开发第18-19页
        2.1.3 区域开发生态风险第19页
    2.2 相关理论第19-21页
        2.2.1 外部性理论第19-20页
        2.2.2 系统论理论第20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2.3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1-24页
        2.3.1 确定评价指标集第21页
        2.3.2 确定各指标权重第21-23页
        2.3.3 确定评价等级第23页
        2.3.4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第23页
        2.3.5 计算并处理综合评价向量第23-24页
第3章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概述第24-30页
    3.1 青海矿产资源储量及开发现状第24-25页
    3.2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成因分析第25-28页
        3.2.1 自然原因第25-26页
        3.2.2 人为原因第26-28页
    3.3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影响分析第28-30页
        3.3.1 直接影响第28页
        3.3.2 间接影响第28-30页
第4章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评价第30-50页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30-33页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30-31页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第31-33页
    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第33-40页
        4.2.1 一级指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第34页
        4.2.2 二级指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第34-35页
        4.2.3 三级指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第35-38页
        4.2.4 计算组合权重第38-40页
    4.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第40-41页
    4.4 计算并处理综合评价向量第41-43页
    4.5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43-50页
        4.5.1 评价结果第43-45页
        4.5.2 评价结果分析第45-50页
第5章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第50-53页
    5.1 降低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概率第50-51页
        5.1.1 坚持循环经济理念第50页
        5.1.2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利用率第50-51页
        5.1.3 控制青海矿区污染及毁损累积第51页
    5.2 改善青海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脆弱度第51页
    5.3 全面加强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第51-53页
        5.3.1 加强青海矿区生态保护教育第52页
        5.3.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第52页
        5.3.3 完善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第52页
        5.3.4 以青海矿区生态扶贫带动精准扶贫第52-53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53-55页
    6.1 结论第53-54页
    6.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附录A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HP专家调查问卷第61-66页
附录B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调查问卷第66-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DF15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下一篇:血小板分布宽度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