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相关理论阐释 | 第15-20页 |
一、礼仪 | 第15-17页 |
(一)礼仪的起源 | 第15页 |
(二)礼仪的涵义 | 第15-16页 |
(三)礼仪的特征 | 第16-17页 |
二、礼仪教育 | 第17-20页 |
(一)礼仪教育的涵义 | 第17-18页 |
(二)礼仪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0-26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一)形象礼仪 | 第20-21页 |
(二)交往礼仪 | 第21-22页 |
(三)公共礼仪 | 第22-23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的意义 | 第23-26页 |
(一)学生成长的需要 | 第23-24页 |
(二)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24-25页 |
(三)传承文明的需要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6-30页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一)礼仪教育的意识淡薄 | 第26页 |
(二)礼仪教育内容碎片化 | 第26-27页 |
(三)校内外行为差异突出 | 第27-28页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厚此薄彼 | 第28页 |
(二)教材的统领作用未能得到发挥 | 第28-29页 |
(三)知行不一与社会激励机制缺失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的策略 | 第30-35页 |
一、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礼仪教育体系 | 第30-33页 |
(一)发挥学校礼仪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第30-31页 |
(二)引导家庭成员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 第31-32页 |
(三)健全社会对礼仪规范的激励机制 | 第32-33页 |
二、优化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方案 | 第33-35页 |
(一)教育内容统筹安排 | 第33页 |
(二)教育方式多元选择 | 第33-34页 |
(三)教育重点分段实施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