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页 |
第2章 企业综合财务状况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2.1 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构成要素 | 第14-16页 |
2.1.1 偿债能力 | 第15页 |
2.1.2 营运能力 | 第15页 |
2.1.3 盈利能力 | 第15-16页 |
2.1.4 成长能力 | 第16页 |
2.1.5 现金流量状况 | 第16页 |
2.2 财务状况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19页 |
第3章 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9-30页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9-22页 |
3.1.1 熵 | 第19-20页 |
3.1.2 灰色关联分析 | 第20-21页 |
3.1.3 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3.1.4 灰色关联分析的特点 | 第22页 |
3.2 指标选取 | 第22-27页 |
3.2.1 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模型指标设置的原则 | 第22-23页 |
3.2.2 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3-26页 |
3.2.3 统一指标类型 | 第26-27页 |
3.3 模型构建 | 第27-30页 |
3.3.1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27-28页 |
3.3.2 计算灰关联系数 | 第28页 |
3.3.3 评价信息集结方式 | 第28-30页 |
第4章 我国21家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 第30-51页 |
4.1 数据的收集 | 第30页 |
4.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0-33页 |
4.2.1 对偿债能力指标赋权重 | 第30-31页 |
4.2.2 确定偿债能力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 第31-33页 |
4.2.3 偿债能力结果分析 | 第33页 |
4.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3-36页 |
4.3.1 对营运能力指标赋权重 | 第33-34页 |
4.3.2 确定营运能力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 第34-36页 |
4.3.3 营运能力结果分析 | 第36页 |
4.4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6-39页 |
4.4.1 对盈利能力指标赋权重 | 第36-37页 |
4.4.2 确定盈利能力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 第37-39页 |
4.4.3 盈利能力结果分析 | 第39页 |
4.5 成长能力分析 | 第39-42页 |
4.5.1 对成长能力指标进行赋权重 | 第39-40页 |
4.5.2 确定成长能力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 第40-42页 |
4.5.3 成长能力结果分析 | 第42页 |
4.6 现金状况分析 | 第42-45页 |
4.6.1 对现金流量状况比率指标赋权重 | 第42-43页 |
4.6.2 确定现金流量状况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 第43-45页 |
4.6.3 现金流量状况结果分析 | 第45页 |
4.7 综合财务状况分析 | 第45-51页 |
4.7.1 对综合财务状况评价指标赋权重 | 第45-47页 |
4.7.2 确定综合财务状况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 第47-50页 |
4.7.3 综合财务状况分析 | 第50-51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第51-5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5.1.1 营运能力对财务影响最大 | 第51页 |
5.1.2 房地产企业目前整体偿债能力较低 | 第51页 |
5.1.3 企业综合财务状况的优劣以及原因 | 第51-52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52-54页 |
5.2.1 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 | 第52页 |
5.2.2 房地产企业需要提高自身财务状况 | 第52-53页 |
5.2.3 房地产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 | 第53页 |
5.2.4 建立更加完善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系统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