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aldoTL参与的dalesindole生物合成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一、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1-19页
        1.1 真菌生物碱第11-12页
        1.2 真菌聚酮第12-13页
        1.3 真菌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第13-14页
        1.4 真菌聚酮的生物合成第14-18页
        1.5. 真菌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方法进展第18-19页
    二、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参考文献第21-24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第24-53页
    第一节、Dalesindole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4-29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1.1 仪器和试剂第24页
            1.2 菌株第24页
            1.3 培养基第24-25页
            1.4 实验设计第25-2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27-28页
            2.1 突变株筛选第27-28页
            2.2 突变位产物分析第28页
        参考文献第28-29页
    第二节、Dalesindole的聚酮前体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9-43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9-39页
            1.1 仪器和试剂第29页
            1.2 菌株第29-30页
            1.3 培养基第30页
            1.4 实验设计第30-39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2.1 基因GME9576突变株的产物分离第39-40页
            2.2 基因GME9577的敲除和GME9579的过表达第40页
            2.3 基因GME9576的异源表达第40-43页
    第三节、Daldinia eschscholzii IFB-TL01的基因敲除方法第43-53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3-49页
            1.1 仪器和试剂第43-44页
            1.2 培养基第44页
            1.3 菌株第44-45页
            1.4 实验设计第45-49页
        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9-53页
            2.1 敲除的条件第49-50页
            2.2 D.eschscholzii的KU70基因第50-51页
            2.3 D.eschscholzii的pyrG基因第51-53页
第三章:结论与讨论第53-55页
    3.1 结论第53页
    3.2 展望第53-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SAS患者体型特征及NPY与脂肪代谢异常机制初探
下一篇:吸烟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