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4-48页 |
1.1 前言 | 第24-25页 |
1.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 | 第25-27页 |
1.3 高分散负载型金属/介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第27-32页 |
1.3.1 浸渍法 | 第27-28页 |
1.3.2 化学接枝法 | 第28页 |
1.3.3 离子交换法 | 第28-29页 |
1.3.4 沉积-沉淀法 | 第29页 |
1.3.5 原位还原法 | 第29-30页 |
1.3.6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30页 |
1.3.7 超临界CO_2沉积法 | 第30-31页 |
1.3.8 离子束注入法 | 第31页 |
1.3.9 原位合成法 | 第31-32页 |
1.4 骨架高分散型金属介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第32-34页 |
1.5 高分散金属改性介孔分子筛的应用 | 第34-36页 |
1.5.1 高分散负载型金属介孔分子筛的应用 | 第34-35页 |
1.5.2 骨架高分散型金属介孔分子筛的应用 | 第35-36页 |
1.6 高分散型多金属改性介孔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 第36-39页 |
1.6.1 纳米合金在介孔分子筛中的高分散 | 第36-38页 |
1.6.2 骨架改性-表面负载相结合的金属改性介孔分子筛 | 第38页 |
1.6.3 直接骨架掺杂或表面负载多种金属的介孔分子筛 | 第38-39页 |
1.7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及主要探究内容 | 第39-41页 |
1.7.1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 | 第39-40页 |
1.7.2 本论文主要探究的内容 | 第40-41页 |
本章节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8-56页 |
2.1 实验所需原料 | 第48-49页 |
2.2 样品的合成 | 第49-52页 |
2.2.1 高度有序分散的负载型金属介孔分子筛Ni@MCM-41的制备 | 第49页 |
2.2.2 高度有序分散的负载型贵金属介孔分子筛Pt@MCM-41的制备 | 第49-50页 |
2.2.3 高分散型双功能杂原子分子筛Pt@Fe-MCM-41的制备 | 第50-51页 |
2.2.4 高分散型双功能杂原子分子筛Pt@M-MCM-41(M=Ni,Co)的制备 | 第51页 |
2.2.5 高分散型多金属杂原子分子筛Pt@Fe-Ni-MCM-41的制备 | 第51-52页 |
2.3 样品的表征手段 | 第52-54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52页 |
2.3.2 氮气吸脱附分析(BET) | 第52页 |
2.3.3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 第52-53页 |
2.3.4 扫描电镜元素分布图(SEM-mapping) | 第53页 |
2.3.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及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第53页 |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53页 |
2.3.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UV-Vis) | 第53-54页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54页 |
2.3.9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测试(H_2-TPR) | 第54页 |
2.3.10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样品酸性分析(NH_3-TPD) | 第54页 |
2.4 样品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54-56页 |
2.4.1 氯苯加氢脱氯催化性能试验 | 第54-55页 |
2.4.2 甲苯氧化催化性能试验 | 第55页 |
2.4.3 渣油加氢裂化催化性能试验 | 第55-56页 |
第三章 镍纳米颗粒在MCM-41基体中的高度有序分散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56-74页 |
3.1 引言 | 第56-57页 |
3.2 合成条件的考察 | 第57-64页 |
3.2.1 不同模板剂浓度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3.2.2 不同水的用量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3 不同pH值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59页 |
3.2.4 不同水热晶化时间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3.2.5 不同晶化温度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3.2.6 不同还原温度对金属颗粒以及样品结构的影响 | 第61-62页 |
3.2.7 不同还原时间对金属颗粒以及样品结构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 高度有序分散的负载型Ni@MCM-41样品的表征 | 第64-67页 |
3.3.1 高分散样品的XRD晶体结构分析 | 第64-65页 |
3.3.2 所有样品的透射电镜图片对照分析 | 第65页 |
3.3.3 高分散样品的化学组成及孔结构参数分析 | 第65-67页 |
3.3.4 高分散样品的XPS测试分析 | 第67页 |
3.4 高分散样品的形成机理推测 | 第67-68页 |
3.5 样品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68-7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本章节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四章 铂纳米颗粒在MCM-41基体中的高度有序分散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74-92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高度有序分散的Pt@MCM-41合成条件考察 | 第75-77页 |
4.2.1 不同还原温度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75-76页 |
4.2.2 不同还原时间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76-77页 |
4.2.3 不同煅烧温度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77页 |
4.3 高度有序分散的Pt@MCM-41样品的表征 | 第77-84页 |
4.3.1 样品的XRD晶体结构分析 | 第77-78页 |
4.3.2 样品Pt@MCM-41的高倍透射电镜分析 | 第78-80页 |
4.3.3 样品Pt@MCM-41的比表面和孔结构参数分析 | 第80-81页 |
4.3.4 样品Pt@MCM-41的傅里叶红外谱图分析 | 第81-82页 |
4.3.5 样品Pt@MCM-41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82-83页 |
4.3.6 样品Pt@MCM-41的XPS谱图分析 | 第83-84页 |
4.4 样品的形成机理推测 | 第84-85页 |
4.5 样品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85-8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本章节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第五章 高分散型双功能杂原子介孔分子筛Pt@Fe-MCM-41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92-112页 |
5.1 引言 | 第92页 |
5.2 双功能杂原子介孔分子筛合成条件的考察 | 第92-97页 |
5.2.1 不同模板剂浓度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93-94页 |
5.2.2 不同水的配比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94页 |
5.2.3 不同pH值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94-95页 |
5.2.4 晶化时间的不同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95-96页 |
5.2.5 不同的Fe含量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96-97页 |
5.2.6 不同的Pt含量对分子筛结构规整度的影响 | 第97页 |
5.3 催化剂样品Pt@Fe-MCM-41的表征 | 第97-106页 |
5.3.1 样品的XRD晶体结构分析及ICP测试结果 | 第98-99页 |
5.3.2 双金属样品的比表面及孔结构参数分析 | 第99-100页 |
5.3.3 双金属样品的HRTEM图片以及铂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 | 第100-101页 |
5.3.4 双金属样品的SEM-mapping图片(元素分布) | 第101-102页 |
5.3.5 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102-103页 |
5.3.6 样品的H_2-TPR测试分析 | 第103-104页 |
5.3.7 样品的XPS谱图分析 | 第104-105页 |
5.3.8 样品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 | 第105-106页 |
5.4 双金属样品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106-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本章节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第六章 原位合成-共沉淀法制备高分散型双功能催化剂Pt@M-MCM-41(M=Ni,Co)及其催化作用研究 | 第112-126页 |
6.1 引言 | 第112页 |
6.2 双功能催化剂Pt@M-MCM-41(M=Ni,Co)的材料表征 | 第112-120页 |
6.2.1 所有样品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 第113-114页 |
6.2.2 所有样品的HRTEM图片和SEM-mapping图片分析 | 第114-116页 |
6.2.3 所有样品的比表面和孔结构数据分析 | 第116-118页 |
6.2.4 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图数据分析 | 第118页 |
6.2.5 样品的H_2程序升温还原分析 | 第118-119页 |
6.2.6 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119-120页 |
6.3 样品的形成机理推测 | 第120-121页 |
6.4 样品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121-12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本章节参考文献 | 第123-126页 |
第七章 高分散型多金属改性MCM-41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126-138页 |
7.1 引言 | 第126页 |
7.2 催化材料的表征 | 第126-133页 |
7.2.1 所有样品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 第127-128页 |
7.2.2 样品M-6的HRTEM和SEM-mapping图片分析 | 第128-129页 |
7.2.3 样品M-6的比表面和孔结构数据分析 | 第129-130页 |
7.2.4 样品M-6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 | 第130-131页 |
7.2.5 样品M-6的XPS谱图分析 | 第131-132页 |
7.2.6 样品M-6的NH_3-TPD曲线分析 | 第132-133页 |
7.3 样品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133-134页 |
7.4 本章结论 | 第134-135页 |
本章节参考文献 | 第135-13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2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2-144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144-145页 |
附件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