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临床研究 | 第9-15页 |
| 一、一般资料 | 第9-11页 |
| (一)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 (二)基础数据分析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 (二)观察指标 | 第12页 |
| (三)疗效判定 | 第12页 |
| 三、统计方法 | 第12-13页 |
| 四、治疗结果 | 第13-15页 |
| (一)针刺结束后两组有效率的比较 | 第13页 |
| (二)治疗前后两组Bristol、CCS评分的比较 | 第13页 |
| (三)针刺前后两组CCS各分项的比较 | 第13-15页 |
| 讨论 | 第15-22页 |
| 一、左升右降理论的中医认识 | 第15-17页 |
| (一)诸家对《内经》肝左肺右的解读 | 第15-16页 |
| (二)张仲景气机升降思想的体现 | 第16页 |
| (三)左升右降在李东垣脾胃学说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四)黄元御对左升右降理论的发展 | 第17页 |
| 二、左升右降的应用 | 第17-18页 |
| (一)左升右降法在中药治疗的应用 | 第17-18页 |
| (二)左升右降法在针灸治疗的应用 | 第18页 |
| 三、左升右降理论对便秘病机的认识 | 第18页 |
| (一)脾升胃降论便秘病机 | 第18页 |
| (二)肝升肺降论便秘病机 | 第18页 |
| 四、选穴探讨 | 第18-21页 |
| 五、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 结语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 综述 近10年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 第25-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 附录 | 第32-34页 |
| 致谢 | 第34-35页 |
| 发表论文 | 第35-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