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秸秆传热机理研究及装置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干燥方法的选取第10-12页
    1.3 太阳能干燥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1 国外太阳能干燥研究现状第12页
        1.3.2 国内太阳能干燥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太阳能干燥秸秆发展前景第13页
    1.4 热泵干燥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1 热泵干燥原理第13-15页
        1.4.2 热泵干燥研究现状第15页
    1.5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技术研究现状第15-17页
        1.5.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
        1.5.2 国内研究概况第16-17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2 秸秆干燥特性实验研究第18-24页
    2.1 玉米秸秆的热重特性实验研究第18-20页
        2.1.1 实验目的第18-19页
        2.1.2 原料及设备第19页
        2.1.3 实验过程第19页
        2.1.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9-20页
    2.2 不同粒度玉米秸秆等温干燥特性实验第20-21页
        2.2.1 实验目的第20页
        2.2.2 实验条件及设备第20-21页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1页
    2.3 不同温度玉米秸秆等温干燥特性实验第21-23页
        2.3.1 实验目的第21-22页
        2.3.2 实验条件及设备第22页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秸秆干燥过程的传热机理研究第24-33页
    3.1 秸秆干燥理论第24-28页
        3.1.1 干燥理论分析第24-26页
        3.1.2 玉米秸秆干燥动力学模型拟合分析第26-28页
    3.2 系统能量理论分析第28-31页
        3.2.1 太阳能干燥系统(?)分析第29页
        3.2.2 热泵干燥系统(?)分析第29-31页
        3.2.3 干燥室(?)分析第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4 干燥箱内空气流动有限元分析第33-38页
    4.1 干燥箱模型搭建第33页
    4.2 利用FLUENT软件对干燥箱内流体建模仿真第33-36页
        4.2.1 建模及网格划分第33-34页
        4.2.2 仿真参数设置第34-35页
        4.2.3 挡风板布置与模拟分析第35-36页
    4.3 干燥箱模型的选取第36-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5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装置的设计第38-47页
    5.1 设计要求第38页
    5.2 太阳能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及运行模式第38-40页
        5.2.1 装置的结构组成第38-39页
        5.2.2 装置的运行模式第39页
        5.2.3 系统运行监控第39-40页
    5.3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装置设计第40-46页
        5.3.1 干燥过程中消耗的热量第40-41页
        5.3.2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计算第41页
        5.3.3 热泵机组设计第41-43页
        5.3.4 干燥箱设计第43-45页
        5.3.5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装置总体设计第45-46页
    5.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6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TRNSYS模拟第47-57页
    6.1 薄层干燥理论分析第47-49页
    6.2 TRNSYS软件简介第49-50页
    6.3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模块组成第50-52页
        6.3.1 设备模块第50-52页
        6.3.2 系统性能分析第52页
    6.4 TRNSYS模型仿真第52-53页
    6.5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3-56页
    6.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叶片厚度微增量检测仪设计研究
下一篇:静压气体轴承静动态特性分析及气膜流场特性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