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高分辨率、密集视点三维显示关键技术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立体视觉原理第13-16页
    1.3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发展概况第16-21页
        1.3.1 穿戴式立体显示第16-17页
        1.3.2 全息显示第17-18页
        1.3.3 体3D显示第18-20页
        1.3.4 平面自由立体显示第20-21页
    1.4 3D信息采集技术第21-22页
    1.5 高分辨率、密集视点三维显示技术的意义第22-23页
    1.6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28页
第二章 视点与光场立体显示原理第28-48页
    2.1 基于视点的立体显示技术第29-37页
        2.1.1 狭缝光栅裸眼3D显示第29-32页
        2.1.2 柱透镜光栅显示第32-35页
        2.1.3 光栅背面投影3D显示第35-37页
    2.2 光场立体显示技术第37-44页
        2.2.1 集成成像显示技术第37-41页
        2.2.2 基于全息功能屏幕的投影显示第41-42页
        2.2.3 多层液晶显示技术第42-44页
    2.3 本章小结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第三章 基于LCD的光栅立体显示视点数目提高技术第48-67页
    3.1 双交错狭缝光栅实现均衡分辨率3D显示技术第48-56页
        3.1.1 狭缝光栅裸眼3D显示缺陷第48-49页
        3.1.2 交错狭缝光栅第49-51页
        3.1.3 双交错狭缝光栅显示系统第51-54页
        3.1.4 交错双狭缝光栅实验与性能分析第54-56页
    3.2 小截距柱透镜光栅实现超多视点3D显示技术第56-64页
        3.2.1 传统柱透镜光栅裸眼3D显示系统缺陷第56-57页
        3.2.2 超多视点3D显示系统设计原理第57-60页
        3.2.3 小截距、超多视点3D显示系统实验与性能分析第60-64页
    3.3 本章小结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第四章 具有平滑运动视差的超多视点3D显示技术第67-96页
    4.0 光栅立体显示器观看范围第67-69页
    4.1 基于部分子像素蒙版的平滑运动视差3D显示第69-80页
        4.1.1 人眼跟踪3D显示系统结构第69-70页
        4.1.2 人眼跟踪设备使用第70-72页
        4.1.3 密集视点图像获取第72-74页
        4.1.4 像素编码方法第74-79页
        4.1.5 实验结果第79-80页
    4.2 基于柱透镜光栅的数字断层三维显示第80-84页
        4.2.1 数字断层3D图像角谱分析第81-82页
        4.2.2 数字断层序列图像生成原理第82-84页
        4.2.3 数字断层3D显示系统实验第84页
    4.3 超大视角3D显示质量优化第84-92页
        4.3.1 超大视角3D显示系统显示质量分析第85-88页
        4.3.2 像差调节原理分析第88-89页
        4.3.3 超大视角3D显示系统优化实现第89-92页
    4.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第五章 超高分辨率3D显示技术第96-117页
    5.1 密集视点正面投影3D显示第96-103页
        5.1.1 基于柱透镜光栅的正面投影3D显示原理第96-98页
        5.1.2 正面投影3D显示系统密集视点生成方法第98-100页
        5.1.3 密集视点光栅投影3D显示实验第100-103页
    5.2 基于LCD与全息功能屏的光场显示第103-113页
        5.2.1 全息功能屏制作原理第103-105页
        5.2.2 基于LCD与全息功能屏的光场显示原理第105-108页
        5.2.3 相机阵列采集信息编码原理第108-111页
        5.2.4 基于LCD与全息功能屏的3D光场显示系统拼接方法第111页
        5.2.5 实验第111-113页
    5.3 本章小结第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7页
第六章 基于集成成像的无视差翻转3D显示系统第117-131页
    6.1 传统集成成像的主要缺陷第117-119页
    6.2 无视差翻转集成成像显示系统实现原理第119-123页
        6.2.1 基本实现原理第119-121页
        6.2.2 多层显示内容编码方法第121-122页
        6.2.3 复杂深度结构内容图像编码方法第122-123页
    6.3 实验与视角分析第123-127页
        6.3.1 实验第123-125页
        6.3.2 视角分析第125-127页
    6.4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1页
第七章 结论第131-134页
    7.1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131-133页
    7.2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6页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及参与项目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终端安全功能评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天地一体化网络传输与接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