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19页 |
1. 现代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第11-15页 |
1.1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1-13页 |
1.2 干燥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 第13-15页 |
1.3 总结 | 第15页 |
2. 中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第15-19页 |
2.1 病因病机 | 第15-16页 |
2.2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 第16-17页 |
2.3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机制研究 | 第17-18页 |
2.4 总结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9-2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1.2 药品与制备 | 第19页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1.4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2.1 实验分组 | 第20页 |
2.2 实验给药 | 第20页 |
2.3 唾液流率测定 | 第20页 |
2.4 血清及颌下腺中细胞因子测定 | 第20页 |
2.5 颌下腺组织形态学评价 | 第20-21页 |
2.6 颌下腺组织AQP5免疫组化 | 第21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2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1-27页 |
3.1 MDDSD对NOD小鼠唾液流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 MDDSD对NOD小鼠血清中IFN-γ、IL-10和IL-17A水平及相关比值的影响 | 第22页 |
3.3 MDDSD对NOD小鼠领下腺IFN-Y、IL-10和IL-17A水平及相关比值影响 | 第22-23页 |
3.4 MDDSD对NOD小鼠血清VIP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23-24页 |
3.5 MDDSD对NOD小鼠领下腺VIP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24-25页 |
3.6 MDDSD对NOD小鼠颌下腺病理学检查的影响 | 第25页 |
3.7 MDDSD对NOD小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32页 |
1. “肺肠合治法”的建立 | 第27-29页 |
1.1 “肺肠合治法”的文献依据 | 第27页 |
1.2 肺与大肠的生理相关性 | 第27-28页 |
1.3 肺病治肠、肠病治肺及肺肠合治 | 第28页 |
1.4 干燥综合征“肺肠合治法”的来源及前期基础 | 第28页 |
1.5 肺肠合治中药麦冬地芍汤理法方药 | 第28-29页 |
2. VIP与干燥综合征相关性 | 第29-30页 |
2.1 VIP与Th1/Th2、Th17/Treg相关性 | 第29页 |
2.2 VIP与AQP5相关性 | 第29-30页 |
2.3 VIP治疗干燥综合征 | 第30页 |
2.4 VIP与“肺肠合治法” | 第30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3.1 血清及颌下腺中VIP水平 | 第30页 |
3.2 血清及颌下腺中Th1/Th2、Th17/Treg比值 | 第30-31页 |
3.3 唾液流率、颌下腺病理及AQP5免疫组化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
1. 发表论文情况 | 第43页 |
2. 参与课题情况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