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几种植物对土壤重金属镉、铬污染的修复潜力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第10-14页
        1.1.1 土壤重金属镉、铬污染概况第10-11页
        1.1.2 土壤重金属镉、铬的污染来源第11-12页
        1.1.3 土壤重金属镉、铬对生物体的毒害效应第12页
        1.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第12-14页
            1.1.4.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物理修复第12-13页
            1.1.4.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学修复第13页
            1.1.4.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第13-14页
    1.2 植物修复技术第14-20页
        1.2.1 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及类型第15-16页
        1.2.2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机制第16-18页
            1.2.2.1 植物活化根际土壤中的重金属第16-17页
            1.2.2.2 植物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第17页
            1.2.2.3 重金属由根系向地上部的迁移第17页
            1.2.2.4 地上部重金属的积累、分布与贮存第17页
            1.2.2.5 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第17-18页
        1.2.3 修复植物的评判标准第18页
        1.2.4 土壤重金属镉、铬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第18-20页
            1.2.4.1 土壤镉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第18-19页
            1.2.4.2 土壤铬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第19-20页
2.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0-21页
    2.1 研究目的第20页
    2.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3.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3.1.1 供试植物第21页
        3.1.2 盆栽土壤第21页
        3.1.3 重金属盐第21-22页
    3.2 实验方法第22-23页
        3.2.1 植物培养方法第22页
        3.2.2 实验样品的处理第22页
        3.2.3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3.3 数据分析第23-24页
4. 三种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镉、铬的富集效果第24-42页
    4.1 黑麦草对重金属镉、铬富集效果研究第24-30页
        4.1.1 黑麦草在重金属胁迫下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变化第24-25页
        4.1.2 黑麦草对重金属镉、铬的富集量第25-28页
        4.1.3 黑麦草对重金属镉、铬的富集系数第28-29页
        4.1.4 黑麦草对重金属镉、铬的转运系数第29-30页
    4.2 高丹草对重金属镉、铬富集效果研究第30-36页
        4.2.1 高丹草在重金属胁迫下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变化第30-31页
        4.2.2 高丹草对重金属镉、铬的富集量第31-33页
        4.2.3 高丹草对重金属镉、铬的富集系数第33-35页
        4.2.4 高丹草对重金属镉、铬的转运系数第35-36页
    4.3 狼尾草对重金属镉、铬富集效果研究第36-42页
        4.3.1 狼尾草在重金属胁迫下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变化第36-37页
        4.3.2 狼尾草对重金属镉、铬的富集量第37-39页
        4.3.3 狼尾草对重金属镉、铬的富集系数第39-41页
        4.3.4 狼尾草对重金属镉、铬的转运系数第41-42页
5. 结果与讨论第42-46页
    5.1 黑麦草对重金属镉、铬单一及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第42-43页
    5.2 高丹草对重金属镉、铬单一及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第43-44页
    5.3 狼尾草对重金属镉、铬单一及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第44-45页
    5.4 三种植物对重金属镉、铬单一及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潜力比较第45页
    5.5 重金属镉、铬之间的交互作用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核稀土镝单分子磁体磁构关系研究
下一篇:卟啉类光敏剂的合成、表征及体外抗癌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