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因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6-22页 |
2.1 行政管理体制 | 第16-17页 |
2.1.1 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16-17页 |
2.1.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 第17页 |
2.2 乡镇管理体制 | 第17-21页 |
2.2.1 乡镇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2 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第18页 |
2.2.3 乡镇管理体制的发展简史 | 第18-21页 |
2.4 城镇化 | 第21-22页 |
2.4.1 城镇 | 第21页 |
2.4.2 城镇化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2-33页 |
3.1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呈现的特点 | 第22-23页 |
3.1.1 管理上以执行为主、管理内容繁多 | 第22页 |
3.1.2 管理方式直接 | 第22-23页 |
3.1.3 管理机构不完整 | 第23页 |
3.2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23-30页 |
3.2.1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镇化进程不相协调 | 第23-24页 |
3.2.2 乡镇政府管理水平不适应城镇化发展 | 第24-25页 |
3.2.3 乡镇政府服务水平不适应城镇化发展 | 第25-26页 |
3.2.4 乡镇政府干部队伍人员复杂、素质不高影响城镇化发展思路 | 第26-29页 |
3.2.5 乡镇政府的权责配置失衡 | 第29-30页 |
3.3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3.3.1 改革措施不配套 | 第30-31页 |
3.3.2 行政法制制度建设落后 | 第31页 |
3.3.3 传统的行政模式影响 | 第31-32页 |
3.3.4 乡镇政府的法定职权流失或被挤占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城镇化进程中改善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 第33-40页 |
4.1 以平衡行政权与自治权为核心,建立现代农村权力结构体系 | 第33-34页 |
4.1.1 优化配置村级权力 | 第33页 |
4.1.2 实行真正的村民自治 | 第33-34页 |
4.1.3 推进村内民主建设 | 第34页 |
4.2 提高乡镇政府干部素质、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34-36页 |
4.2.1 提高乡镇干部素质 | 第34页 |
4.2.2 对乡镇干部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4.2.3 提高乡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 第35-36页 |
4.3 转变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 第36-37页 |
4.3.1 转变乡镇干部的执政方式 | 第36页 |
4.3.2 提高乡镇干部的法治理念 | 第36-37页 |
4.4 加强乡镇权力监督,平衡事权与财权 | 第37-38页 |
4.4.1 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 第37页 |
4.4.2 提高乡镇干部自律意识 | 第37-38页 |
4.4.3 建立合理的事权财权平衡制度 | 第38页 |
4.5 加强基层民主,改善干群关系,确保权责配置平衡 | 第38-40页 |
4.5.1 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 第38页 |
4.5.2 加强村委会的服务功能 | 第38-39页 |
4.5.3 合理行使干部自身权利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