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四、转会制度的价值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欧足球联赛转会制度溯源与发展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欧洲足球联赛转会制度溯源与发展 | 第16-19页 |
一、1995 年前保留转会制度 | 第17页 |
二、1995 年博斯曼转会体系 | 第17-18页 |
三、博斯曼法案对足球转会制度的影响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我国足球联赛转会制度溯源与发展 | 第19-22页 |
一、1994 年职业联赛之前的非正式转会 | 第19页 |
二、1994 年至1997年自由转会时期 | 第19-20页 |
三、1998 年至2004年摘牌制时期 | 第20-21页 |
四、2005 年至2009年相对自由的时期 | 第21页 |
五、2010 年至2016年与国际足联转会制度接轨时期 | 第21-22页 |
六、2017 年足协新政对转会制度的影响 | 第22页 |
第三节 国外转会制度对我国球员法律保护的启示 | 第22-24页 |
一、外部环境对于球员转会制度影响重大 | 第22-23页 |
二、给予球员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职业足球转会制度的法律概述 | 第24-31页 |
第一节 转会协议的法律性质 | 第24-25页 |
一、民事合同说 | 第24页 |
二、违约金支付合同说 | 第24页 |
三、劳动关系变更协议说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转会协议的主体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转会协议的客体 | 第26页 |
第四节 转会协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 第26-27页 |
一、转入俱乐部的权利、义务 | 第26-27页 |
二、转出俱乐部的权利、义务 | 第27页 |
第五节 转会费法律性质判断 | 第27-28页 |
第六节 球员合同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28-31页 |
一、球员合同定性为劳动合同的理由 | 第28-30页 |
二、球员合同相对劳动合同的特殊性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足球转会制度中涉及的法律纠纷案例及存在不足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天价签字费问题——任航转会案 | 第31-32页 |
一、任航转会案始末 | 第31-32页 |
二、足球转会签字费的法律效力分析 | 第32页 |
第二节 阴阳合同问题——刘健转会案 | 第32-35页 |
一、刘健转会案始末 | 第32-33页 |
二、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 | 第33-34页 |
三、刘健转会案的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足球经纪人问题--伊沃、张琳芃转会案 | 第35-36页 |
一、足球经纪人管理有待完善——伊沃转会案 | 第35-36页 |
二、足球经纪人违规操作——张琳芃转会案 | 第36页 |
第四节 国内制度不合国际规则——周海滨自由转会案 | 第36-37页 |
一、中超“博斯曼”周海滨自由转会案始末 | 第36-37页 |
二、周海滨自由转会案的分析 | 第37页 |
第五节 中国足协侵犯球员救济权利 | 第37-41页 |
一、中国足协对转会纠纷的最终裁判权有待商榷 | 第37-39页 |
二、中国足协对转会纠纷的处理不符合国际足联的规定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职业球员转会制度法律问题的措施 | 第41-48页 |
第一节 严格规范转会市场 | 第41-43页 |
一、打击职业俱乐部支付签字费等行为 | 第41页 |
二、杜绝“阴阳合同” | 第41-42页 |
三、完善足球经纪人制度 | 第42-43页 |
四、加强球员代理人注册工作 | 第43页 |
第二节 保障球员自由转会权利 | 第43-45页 |
一、组建球员工会 | 第43-44页 |
二、允许合同中约定强行转会条款 | 第44-45页 |
第三节 赋予俱乐部更大的自主决定权 | 第45-48页 |
一、足协给俱乐部下放部分权力 | 第45-46页 |
二、放宽球员转会名额限制 | 第46页 |
三、健全仲裁制度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附件: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