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难民问题概述 | 第9-14页 |
1.1 难民的定义 | 第9-10页 |
1.2 难民的认定 | 第10-12页 |
1.2.1 实质上的条件 | 第10-11页 |
1.2.2 程序上的条件 | 第11-12页 |
1.3 难民的分类 | 第12-14页 |
1.3.1 政治难民 | 第12-13页 |
1.3.2 经济难民 | 第13页 |
1.3.3 战争难民 | 第13页 |
1.3.4 环境难民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际法上的难民权利保护 | 第14-21页 |
2.1 难民权利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 第14-16页 |
2.1.1 难民权利的基本内容和基础原则 | 第14-15页 |
2.1.2 难民基本权利的基础——难民不推回原则 | 第15-16页 |
2.2 难民权利保护的法律依据 | 第16-18页 |
2.2.1 国际人权法的基本文件 | 第17页 |
2.2.2 有关难民的专门国际公约 | 第17页 |
2.2.3 其他得到广泛承认的区域性公约 | 第17-18页 |
2.3 欧盟难民权利保护制度 | 第18-21页 |
2.3.1 欧盟难民保护的程序 | 第18-19页 |
2.3.2 临时保护措施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难民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3.1 难民权利保护的制度问题 | 第21-22页 |
3.1.1 公约对难民范围的定义过于狭窄 | 第21页 |
3.1.2 公约对难民的定义不够明确 | 第21-22页 |
3.1.3 公约对程序的安排存在缺陷 | 第22页 |
3.2 难民权利保护的实践问题 | 第22-25页 |
3.2.1 国际难民署处理难民问题缺乏强制力 | 第22-23页 |
3.2.2 难民不推回原则受到一些国家的排斥 | 第23-24页 |
3.2.3 难民权利保护出现新的问题——恐怖主义 | 第24-25页 |
3.3 中国难民问题现状 | 第25-27页 |
第四章 难民权利保护问题的完善和解决对策 | 第27-32页 |
4.1 难民权利保护的制度问题对策 | 第27-28页 |
4.1.1 提高联合国难民署的地位 | 第27页 |
4.1.2 国际条约与各国法制配合协调的完善 | 第27-28页 |
4.2 难民权利保护的实践问题对策 | 第28-30页 |
4.2.1 加强联合国难民署等机构的功能发挥和机构间的配合 | 第28-29页 |
4.2.2 建立国际间的义务协调机制,多元化保护机制 | 第29-30页 |
4.2.3 甄别恐怖主义和难民保护 | 第30页 |
4.3 对于中国难民保护的启示 | 第30-32页 |
第五章 保护难民权利意味着保护人权 | 第32-36页 |
5.1 国际难民法与国际人权法的关系 | 第32-33页 |
5.1.1 国际人权法是国际难民法的基础和源泉 | 第32-33页 |
5.1.2 国际难民法是国际人权法在特殊领域的具体表现 | 第33页 |
5.2 将难民保护上升到国际人权保护体系的意义 | 第33-36页 |
5.2.1 强化国家保护难民人权的法律义务 | 第33-34页 |
5.2.2 强化国家侵犯难民人权的法律责任 | 第34页 |
5.2.3 保护难民权利意味着保护人权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