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受众负面偏好与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新媒体受众属性分析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特点探析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新媒体受众特点分析 | 第13-14页 |
一、新媒体受众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新媒体受众特点 | 第14页 |
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 第14-18页 |
一、作为社会成员个体的受众 | 第14-15页 |
二、作为“媒介市场”的受众 | 第15-16页 |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 第16页 |
四、嵌入式与间歇性注意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负面新闻对认知环境的影响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关于负面新闻定义的争鸣 | 第18-22页 |
一、负面题材新闻 | 第19-21页 |
二、产生负面效果的新闻 | 第21页 |
三、负面新闻在本文中的定义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负面新闻对认知环境影响 | 第22-27页 |
一、对受众个体信息交往的影响 | 第22-24页 |
二、对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影响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新媒体受众负面新闻偏好行为探析 | 第27-32页 |
第一节 门户网站新媒体受众负面偏好 | 第27-30页 |
一、确定样本 | 第28-29页 |
二、样本分析与研究结果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社交媒体受众负面偏好探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受众负面偏好原因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一节 风险社会影响受众偏好行为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新媒体传播偏向影响受众负面偏好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受众自身属性影响负面偏好 | 第35-38页 |
第五章 新媒体受众负面偏好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对受众认知方式与结果的影响 | 第38-41页 |
一、受众消极被动:标签化和刻板思维 | 第38-40页 |
二、对受众参与公共活动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对媒介生态的破坏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四节 应对措施 | 第44-48页 |
一、加强受众成长建设 | 第44-45页 |
二、加强新媒体管理和规范新闻生产 | 第45-46页 |
三、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