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成本问题研究--以珠海市公开选拔工作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缘由第10页
    1.2 研究综述第10-12页
    1.3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第12-14页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2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公选历程与成本困境第14-21页
    2.1 相关概念厘析第14-15页
        2.1.1 党政领导干部的概念第14页
        2.1.2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概念第14-15页
        2.1.3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成本的概念第15页
    2.2 我国公选缘起与变革第15-17页
        2.2.1 提出和兴起阶段第15-16页
        2.2.2 推广和完善阶段第16-17页
        2.2.3 探索和创新阶段第17页
    2.3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意义第17-19页
        2.3.1 拓宽了选人用人的渠道第17页
        2.3.2 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第17-18页
        2.3.3 进一步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第18页
        2.3.4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第18-19页
        2.3.5 改善领导干部队伍结构第19页
        2.3.6 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第19页
    2.4 公选成本问题凸显第19-21页
        2.4.1 与传统选人用人制度的比较第19-20页
        2.4.2 普遍存在的成本问题第20-21页
第三章 公选成本问题现实分析第21-30页
    3.1 珠海市2009年公开选拔概况第21-26页
        3.1.1 举行公开选拔的背景第21页
        3.1.2 招录职位、人数和资格条件第21-23页
        3.1.3 公开选拔的程序和时间第23-25页
        3.1.4 报考和录用人员情况第25页
        3.1.5 资金和人员投入情况第25-26页
    3.2 公选成本要素的构成第26-28页
        3.2.1 显性成本第26页
        3.2.2 隐性成本第26-28页
    3.3 公选高成本的表现形式第28-30页
        3.3.1 操作过程周期长第28页
        3.3.2 人财物投入量大第28-29页
        3.3.3 选拔的结果不确定第29-30页
第四章 公选高成本原因及可控性分析第30-35页
    4.1 造成公开选拔高成本的原因第30-32页
        4.1.1 缺乏成本意识第30页
        4.1.2 选拔的范围广第30页
        4.1.3 选拔的对象复杂第30-31页
        4.1.4 执行的要求严格第31页
        4.1.5 社会的关注度高第31-32页
    4.2 成本的可控性分析第32-33页
        4.2.1 可控成本的概念第32页
        4.2.2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可控成本第32页
        4.2.3 控制成本的目的第32-33页
    4.3 珠海市在控制公选成本的一些做法第33-35页
        4.3.1 适时发布公选公告第33页
        4.3.2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第33-34页
        4.3.3 充分利用公开选拔的成果第34-35页
第五章 有效控制公开选拔成本的对策和建议第35-42页
    5.1 把好公开选拔的源头关第35页
        5.1.1 精减政府机构第35页
        5.1.2 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第35页
    5.2 科学合理制定公开选拔计划第35-37页
        5.2.1 树立正确的成本观第35-36页
        5.2.2 合理确定公开选拔的周期第36页
        5.2.3 适度把握公开选拔的层次第36-37页
        5.2.4 合理设定选拔职位的资格条件第37页
    5.3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公开选拔环节第37-38页
        5.3.1 改进选拔宣传方式第37-38页
        5.3.2 加强评委队伍建设第38页
        5.3.3 进一步改进考察方法第38页
    5.4 建立健全公开选拔机制第38-40页
        5.4.1 加强监督机制第38-39页
        5.4.2 实行定期分类资格考试制度第39页
        5.4.3 建立联考机制第39-40页
    5.5 巩固和扩大公开选拔成果第40-42页
        5.5.1 加强领导干部后续管理第40页
        5.5.2 建立后备领导干部库第40-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WMM模型的南宁市地表径流及非点源污染精细化模拟研究
下一篇:广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绩效评估与收运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