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摩擦电选机的开发及磷矿电选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9页 |
1.1 矿物电选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1.1.1 矿物电选类别及应用 | 第11-14页 |
1.1.2 矿物电选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2 摩擦电选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4-30页 |
1.2.1 静电学及摩擦带电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外摩擦电选的发展 | 第15-22页 |
1.2.3 摩擦荷电器的开发及应用 | 第22-27页 |
1.2.4 摩擦电选机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1.3 磷矿资源及选矿工艺概况 | 第30-37页 |
1.3.1 国内外磷矿的资源分布 | 第30-32页 |
1.3.2 磷矿矿床类型及工艺特性 | 第32-33页 |
1.3.3 磷矿选矿的技术现状 | 第33-36页 |
1.3.4 我国磷矿选矿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1.4.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37-38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第二章 矿物摩擦电选机理 | 第39-53页 |
2.1 矿物的电性 | 第39-41页 |
2.1.1 介电常数 | 第39页 |
2.1.2 矿物电阻 | 第39-40页 |
2.1.3 矿物比导电度 | 第40页 |
2.1.4 矿物整流性 | 第40-41页 |
2.2 矿物摩擦荷电机理 | 第41-46页 |
2.2.1 电荷转移及物质带电 | 第41-43页 |
2.2.2 矿物的摩擦带电 | 第43-46页 |
2.2.3 带电矿粒的电荷量衰减 | 第46页 |
2.3 气流输送矿粒摩擦荷电的影响因素 | 第46-49页 |
2.3.1 矿粒自身因素 | 第46-47页 |
2.3.2 荷电环境及条件 | 第47-49页 |
2.4 矿粒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 第49-52页 |
2.4.1 带电矿粒的运动规律 | 第50-52页 |
2.4.2 不带电矿粒的运动规律 | 第5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新型摩擦电选机的开发 | 第53-79页 |
3.1 摩擦荷电器的研制 | 第53-57页 |
3.1.1 摩擦荷电器的结构设计 | 第54-56页 |
3.1.2 摩擦荷电器的材质选择 | 第56页 |
3.1.3 摩擦荷电器模型及实物 | 第56-57页 |
3.2 摩擦荷电试验研究 | 第57-74页 |
3.2.1 试样 | 第58-59页 |
3.2.2 试验装置 | 第59-61页 |
3.2.3 冲击式摩擦荷电器 | 第61-63页 |
3.2.4 斜板式摩擦荷电器 | 第63-65页 |
3.2.5 锯齿波式摩擦荷电器 | 第65-69页 |
3.2.6 摩擦荷电效果比较 | 第69-74页 |
3.3 分选装置的研制 | 第74-76页 |
3.3.1 分选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74-75页 |
3.3.2 分选装置模型及实物 | 第75-76页 |
3.4 其他部件的设计 | 第76页 |
3.5 新型摩擦电选机 | 第76-7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四章 磷矿摩擦电选试验研究 | 第79-93页 |
4.1 试样性质 | 第79-80页 |
4.2 粗选实验 | 第80-86页 |
4.2.1 磨矿细度试验 | 第80-81页 |
4.2.2 助磨剂用量试验 | 第81-82页 |
4.2.3 脱泥与不脱泥试验 | 第82-83页 |
4.2.4 气流速度试验 | 第83页 |
4.2.5 给料量试验 | 第83-84页 |
4.2.6 干燥温度试验 | 第84页 |
4.2.7 粗选电压试验 | 第84-85页 |
4.2.8 粗选闸板偏角试验 | 第85-86页 |
4.3 精选试验 | 第86-89页 |
4.3.1 精选流程试验 | 第86-88页 |
4.3.2 精选条件试验 | 第88-89页 |
4.4 扫选试验 | 第89-90页 |
4.5 开路试验 | 第90-9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7页 |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107页 |
附录B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得奖励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