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基于线性规划的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优化控制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21页
        1.1.1 张拉整体结构的概念第13-18页
        1.1.2 结构优化控制的概念第18-2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21-2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22页
        1.2.3 主要发展趋势第22-2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1.3.1 问题提出的动机第23页
        1.3.2 本文的基本假定第23页
        1.3.3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构成机理及力学特性第25-38页
    2.1 张拉整体结构的基本理论第25-30页
        2.1.1 自应力平衡条件第25-27页
        2.1.2 几何稳定条件第27-28页
        2.1.3 张拉整体结构找形第28-30页
    2.2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强度分析第30-34页
        2.2.1 强度分析方法第30-32页
        2.2.2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强度计算第32-34页
    2.3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位移分析第34-37页
        2.3.1 位移分析方法第34-36页
        2.3.2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位移计算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强度控制研究第38-59页
    3.1 强度控制优化模型第38-44页
        3.1.1 优化目标第38-40页
        3.1.2 约束条件第40-42页
        3.1.3 优化模型第42-44页
    3.2 基于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第44-52页
        3.2.1 数学规划简介第44-45页
        3.2.2 线性规划的基本原理第45页
        3.2.3 算例分析第45-52页
    3.3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强度控制分析第52-57页
        3.3.1 不同工况下的强度优化控制第52-55页
        3.3.2 不同控制指标下的强度优化控制第55-56页
        3.3.3 不同作动器数量及布置情况下的强度优化控制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位移控制研究第59-67页
    4.1 位移控制优化模型第59-61页
        4.1.1 优化目标第59-60页
        4.1.2 约束条件第60页
        4.1.3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位移控制的优化模型第60-61页
    4.2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位移控制分析第61-67页
        4.2.1 不同工况下的位移优化控制第61-63页
        4.2.2 不同控制指标下的位移优化控制第63-64页
        4.2.3 不同作动器数量及布置情况下的位移优化控制第64-66页
        4.2.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的多目标控制研究第67-73页
    5.1 多目标控制优化模型第67-68页
    5.2 算例分析(考虑不同工况及不同控制指标)第68-72页
        5.2.1 考虑不同工况的要求第68-70页
        5.2.2 考虑不同控制指标第70-72页
    5.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模型试验第73-82页
    6.1 模型设计与制作第73-77页
        6.1.1 主动单元的设计第73-75页
        6.1.2 斜索的设计第75页
        6.1.3 节点设计第75-77页
    6.2 试验方案第77-78页
    6.3 试验结果分析第78-80页
        6.3.1 试验结果分析第78-80页
        6.3.2 误差分析第80页
    6.4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5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82-83页
    7.2 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作者简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术前五种影像技术对乳腺癌大小精确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磷脂酶C非依赖的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在甲状旁腺素调节骨代谢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