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宋金时期瓷窑遗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8-9页 |
(一) 空间范围 | 第8页 |
(二) 时间范围 | 第8页 |
(三) 内容范围 | 第8-9页 |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相关课题研究 | 第9-14页 |
(一) 窑炉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 窑具和制烧工艺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 河南出土瓷器的研究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河南宋金时期窑址的发现及出土产品 | 第14-34页 |
一、豫中地区 | 第14-20页 |
(一) 郑州地区 | 第14-17页 |
(二) 许昌地区 | 第17-20页 |
二、豫北地区 | 第20-26页 |
(一) 鹤壁地区 | 第20-21页 |
(二) 安阳地区 | 第21-22页 |
(三) 焦作地区 | 第22-26页 |
三、豫西地区 | 第26-32页 |
(一) 平顶山地区 | 第27-31页 |
(二) 洛阳地区 | 第31-32页 |
四、豫南地区 | 第32-34页 |
第二章 窑址的地理位置分析 | 第34-42页 |
一、河南自然地理概况 | 第34页 |
二、GIS支持下的窑址地理分析 | 第34-42页 |
(一) 研究资料及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二) GIS空间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三章 河南宋金时期窑具的使用情况 | 第42-54页 |
一、装烧工具 | 第42-45页 |
(一) 匣钵 | 第42-45页 |
(二) 支烧具 | 第45页 |
(三) 垫烧具 | 第45页 |
二、制瓷工具 | 第45-52页 |
三、测温工具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河南宋金时期的窑炉 | 第54-60页 |
一、窑炉的类型 | 第54-58页 |
二、环境对窑炉的影响 | 第58-60页 |
(一) 窑炉多就地挖建 | 第59页 |
(二) 窑炉的朝向在各个烧造区域具有规律性 | 第59页 |
(三) 窑炉容积较小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河南宋金时期窑业发展概况 | 第60-69页 |
一、北宋时期河南窑业的繁荣 | 第60-65页 |
(一) 钧窑系 | 第60-61页 |
(二) 汝窑系 | 第61-62页 |
(三) 磁州窑系 | 第62-63页 |
(四) 河南黑釉瓷 | 第63-64页 |
(五) 河南影青瓷 | 第64页 |
(六) 宋三彩与宋加彩 | 第64-65页 |
二、金代瓷业的恢复与发展 | 第65-66页 |
三、河南宋金时期窑业发展的因素 | 第66-67页 |
(一) 自然环境为瓷器的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 | 第66页 |
(二) 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制约着瓷器的发展 | 第66-67页 |
(三) 厚重的人文因素孕育了陶瓷丰富的内涵 | 第67页 |
四、河南宋金时期窑业技术的对外传播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一 已发现的河南宋金时期的窑址 | 第74-89页 |
附录二 河南宋金时期见于文献记载尚未发现的古窑址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