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花生论文

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期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缩略词说明第4-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前言第14-24页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4页
        1.2.1 花生氮素营养第14-20页
            1.2.1.1 花生氮素的吸收规律第15-16页
            1.2.1.2 施氮对花生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第16页
            1.2.1.3 施氮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6-17页
            1.2.1.4 氮对花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MDA、Pr含量的影响第17-18页
            1.2.1.5 施氮对花生衰老特性的影响第18-19页
            1.2.1.6 施氮对花生氮素吸收、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第19页
            1.2.1.7 施氮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9-20页
        1.2.2 施氮时期对作物的影响第20-22页
        1.2.3 滴灌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22-24页
            1.2.3.1 滴灌技术第22页
            1.2.3.2 滴灌施肥技术第22页
            1.2.3.3 膜下滴灌技术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2.1 供试材料第24页
    2.2 试验设计第24-25页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5-28页
        2.3.1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第25页
            2.3.1.1 取样时间第25页
            2.3.1.2 取样方法第25页
            2.3.1.3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鲍士旦,2000)第25页
        2.3.2 植株性状调查与干物质、营养元素积累量以及叶面积的测定第25-26页
            2.3.2.1 取样时间第25页
            2.3.2.2 取样方法第25-26页
        2.3.3 花生功能叶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第26-27页
            2.3.3.1 叶片光合、荧光、SPAD值参数的测定第26页
            2.3.3.2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6-27页
        2.3.4 花生衰老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第27页
        2.3.5 测产、考种第27-28页
        2.3.6 品质测定第28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9页
    3.1 不同施氮处理土壤全氮含量与碱解氮含量变化第29-31页
        3.1.1 不同施氮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第29-30页
        3.1.2 不同施氮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第30-31页
    3.2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功能叶生理生化特性第31-38页
        3.2.1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功能叶SOD活性变化第31-32页
        3.2.2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功能叶POD活性变化第32-33页
        3.2.3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功能叶CAT活性变化第33-34页
        3.2.4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功能叶MDA含量变化第34-35页
        3.2.5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第35-36页
        3.2.6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功能叶SPAD值变化第36-37页
        3.2.7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变化第37-38页
    3.3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标记叶生理生化特性第38-44页
        3.3.1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标记叶SOD活性变化第38-39页
        3.3.2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标记叶POD活性变化第39-40页
        3.3.3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标记叶CAT活性变化第40页
        3.3.4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标记叶MDA含量变化第40-41页
        3.3.5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标记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第41-42页
        3.3.6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标记叶SPAD值变化第42-43页
        3.3.7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标记叶净光合速率变化第43-44页
    3.4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植株性状变化第44-47页
        3.4.1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主茎高变化第44-45页
        3.4.2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侧枝长变化第45页
        3.4.3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主茎节数和主茎绿叶数变化第45-46页
        3.4.4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叶面积指数变化第46-47页
    3.5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干物质积累第47-50页
        3.5.1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单株生物量变化第47-48页
        3.5.2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单株茎和叶的生物累积量第48-50页
        3.5.3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单株荚果干重第50页
    3.6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第50-52页
    3.7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籽仁品质的变化第52-55页
    3.8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氮肥运转的变化第55-59页
        3.8.1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营养器官含氮量第55-56页
        3.8.2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茎和叶中氮累积量第56-58页
        3.8.3 不同施氮处理花生氮肥利用率第58-59页
4 讨论第59-66页
    4.1 施氮时期对花生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第59页
    4.2 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期延缓花生植株衰老的效应和机理第59-60页
    4.3 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第60-61页
    4.4 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期对花生植株发育和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第61-62页
    4.5 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期对花生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第62-63页
    4.6 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期对花生产量和籽仁品质的影响第63-64页
    4.7 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期对花生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第64页
    4.8 不同地力土壤的氮肥分施原则第64-66页
5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R、SRAP和ISSR丹参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其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下一篇:氮肥深施对夏玉米根系分布及氮素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