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药叉形象舞蹈化创作与思考--以作品《药叉》为例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7页 |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7-8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8页 |
(四)阐述本课题的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8-9页 |
一、“药叉”的形象概述 | 第9-13页 |
(一)“药叉”形象解析 | 第9-11页 |
1、“药叉”形象的来源 | 第9页 |
2、敦煌壁画中的“药叉”舞姿形象 | 第9-11页 |
(二)“药叉”舞姿的动态转化依据 | 第11-13页 |
1、历史文献中“药叉”舞姿的动态转化 | 第11-12页 |
2、敦煌壁画中“药叉”舞姿的动态转化 | 第12-13页 |
二、“药叉”形象的创作探索 | 第13-16页 |
(一)“药叉”的文化背景对形象的营造 | 第13页 |
(二)“药叉”的风格特征对形象的把握 | 第13-14页 |
(三)“药叉”的动作设计对形象的支撑 | 第14-16页 |
三、《药叉》作品中形象的呈现途径 | 第16-19页 |
(一)《药叉》作品主题的定位 | 第16-17页 |
(二)《药叉》作品结构的合理化设置 | 第17-18页 |
(三)《药叉》作品空间调度的特殊性选择 | 第18-19页 |
四、“药叉”形象在敦煌舞中的价值意义 | 第19-20页 |
(一)丰富敦煌舞中男性角色形象 | 第19-20页 |
(二)支撑敦煌舞编创表演中的文化内涵 | 第20页 |
结论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3页 |
致谢 | 第23-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