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第2章 社会公益组织中志愿文化的作用 | 第15-27页 |
2.1社会公益组织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 第17-21页 |
2.1.1 社会公益组织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社会公益组织的特征 | 第17-19页 |
2.1.3 上海社会公益组织的分类 | 第19-21页 |
2.2 志愿文化的概念、现状及其作用 | 第21-27页 |
2.2.1 志愿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 第21-23页 |
2.2.2 志愿文化的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2.2.3 志愿文化的作用 | 第25-27页 |
第3章 上海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文化的现状考察 | 第27-42页 |
3.1上海社会公益组织在物质层面的建设现状 | 第27-31页 |
3.1.1 统一着装获得普遍同 | 第27-28页 |
3.1.2 互联网宣传平台影响深远 | 第28-29页 |
3.1.3 激励措施形式多样有效 | 第29-31页 |
3.2上海社会公益组织在制度层面的建设现状 | 第31-37页 |
3.2.1 上海社会公益组织的制度建设整体较完备 | 第31-32页 |
3.2.2 上海社会公益组织制度建设整体认同度较高 | 第32-37页 |
3.3上海社会公益组织在精神层面的建设现状 | 第37-42页 |
3.3.1 上海社会公益组织中的中老年志愿者更具有利他情怀 | 第38-39页 |
3.3.2 所有志愿者都认同志愿服务能带来快乐幸福 | 第39-40页 |
3.3.3 心理层面的志愿动机获得较多认同 | 第40-42页 |
第4章 上海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文化的建设对策 | 第42-55页 |
4.1 留存社会治理痕迹,巩固志愿文化之“形” | 第42-45页 |
4.1.1 统一标识物品,以有形载体促志愿文化之传播 | 第42-43页 |
4.1.2 完善宣传平台,以信息支撑促志愿文化之弘扬 | 第43页 |
4.1.3 运用激励物品,以暖心鼓励促志愿文化之认同 | 第43-45页 |
4.2 优化社会治理过程,强化志愿文化之“体” | 第45-51页 |
4.2.1 完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加强上海志愿服务法治化建设 | 第45-47页 |
4.2.2 通过培训走向志愿服务专业化道路,师资融合是关键 | 第47-49页 |
4.2.3 丰富志愿服务多样化考核方式,吸引更多青年群体加入 | 第49-51页 |
4.3 开掘社会治理理念,提升志愿文化之“魂” | 第51-55页 |
4.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利他情怀 | 第51-52页 |
4.3.2 活用新型媒体,分享志愿愉悦 | 第52-53页 |
4.3.3 激发志愿热情,满足心理需求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A 调研问卷及统计数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